幸运的是,虽然现行的课程体系缺乏可靠依据,却并不意味誉学生一无所获。之前提到的不足之处可能无法使学生充分实现大学所倡导的目标,但它还是给本科学生提供了丰的学习机会,至少取得了一坐成果,向心智教育的目标又靠近了一些
举例来说,专业课除了款学生深入思考,还有助于实现其他具体的教学目标:。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会了阅读得更加仔细,写作条理更加清晰,语言更加优美。理科生加强了定量分析技巧增长了科学知识。誓学专业的学生则获得了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专业课虽然占据一半的课堂时间,却可以让教师将他们大部分本科教学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揸长、最喜欢的课程上。这当然是有意义的了
至于选修课的价值,就要谈谈学生的选择了。有坐学生可能会选择那些容易的选修课、学分高的课程或者只是增加一门职业课程,但是大多数学生大概还是会选择自己最感兴、并会认真努力学习的课程:与之相似,许多学生在完成分类必修课时,会选择知名优秀教师教授的课程。相对于只是为了满足教学目标却内容枯燥的课程来说,任何一门精彩的课程都能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超,督促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许多成长和发展不是来源于课堂,而是来自课外活动:如果问问大四学生,哪坐大学经历最有助于个人成长,他们往往会提到课堂之外的享情:有位教授花了一年时间观察和研究本科学生,其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一般学生都认为,他们所学知识的65%来自课外或者是课程相关活动,只有35%来自课堂:”因此,即使课程体系对培养有知识的积极参与型公民没有多大帮助,通过参加学生会、政治社团、社区服务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和政策的热情,让学生了解政治进程。同样的道理,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种族、国籍的同学相处,学生会变得更加宽容,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种族差异和其他文化差异,这些知识是他们只学习一门日本文化或是欧洲政治课程所无法得到的
学生在大学确实可以获得许多学习进步的机会,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在此期间他们究竞取得多大的成果: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人能提供一个可靠的答案:过去几十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几百项研究来衡量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教师们设定的款学目标而言,学生们至少是能取得一当进步的
大学生自我评信最乐观的数据来自对大四学生所进行的调查,即他们认为自己在不同的款学目标上取得了多少成效:举例来说,2010年美玉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SE)的一项研究表明,84%的大四学生认为,大学通识教育有“很大”或是“较大”的帮助。而超过84%的学生认为,大学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或是“较大”之处体现在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78%的学生则认为,是在提升其清晰简洁写作能力方面;另有76%的学生认为,主要体现在分析数理问题的水平方
这坐学生的自我评信很有意思,但是却很可疑。一项直按评信学生学习成效的调查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欧内斯特·帕斯卡雷拉和帕特里克特伦兹尼详尽分析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旨在衡量学生们在大学期间究克学习到了多少。根据这分析,得出了表8-1,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成效:表8-1通过方差来表示成效,如果方差为1,则表示入学时成绩居中的新生(排在班级50%),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若是与这届的新生进行相似的测试,成绩可以达到前17%
虽然这些结论令人稍微放心了一些,但是客观地说,帕斯卡雷拉和特伦兹尼的报告显示,学生的学习成效相当有限,可能还是低于学生本来应当取得的成绩。举例来说,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大学期间确实有进步,但是方差却只提高了0.5:这也就是说,一名新生刚入学时批判性思维成绩位于班级的50%,那么当他毕业时,如果与类似的大一新生一起再参加一场测试,成绩将位于前33%:这虽然也算得上是进步,但是作为教师认为的最重要的能力而言,这绝对算不上是显著的学习成效:n
虽然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进步,方差接近1。但是两位权成专家在仔细观察后认为,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天真的相对主义者”,他们“在分析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复杂问题时,缺乏自主评判能力”:另外,大学学习的成果并不都归功于大学教育,如果学生没有上大学,这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帕斯卡拉和特伦兹尼信计,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反省判断能力方百取得的成果没有太大改变,但是阅读写作能力会降低一大半,涉及数学的定量分析能力也会降低40%,自然科学、历史、社会科学的成绩则会降低约33%
近期另外一坐评估结果更令人担心: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比较了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在几项重要能力方面的水平表现表8-2就显示了2006-2011年的平均结果。结果表明从大一新生到大四学生确实有持续进步,但是进步有限:高年级学生与大部分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表现部很令人失望。当然,这些数据仅仅基于一项测试,无从得知相关学生是否尽到了他们的最大努力。不过,这项结果以及之前的评信部暗示了,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比他们自己所想的要差得多
我们发现,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毕业生在成年人阅读理解能力调查中的成绩也不理想。2003年的美国成人读写能力评信( Nationa1 Assessment of adu1tLiteracy)显示,只有不到1/3的大学毕业生可以熟练阅读和理解散文段落或一般性文件:而对座主的调查也显示出相似的结果: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 The Conference Board)的研究发现,雇主认为,只有16%的新入职毕业生在书面交流方面能力良好,28%的新毕业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表现优秀。另外一项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的调查发现,公司认为,只有26%的大学毕业生具各良好的写作能力,22%的大学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上的各种结果并不是完全出人意料的。如果学生没有上过定量分析的课程,仅靠自己很难得到较大提高:而如果学生只参加了一门说明文写作课程,论文又很少得到反建议,那就别指望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尽管学生可以从课外活动中接受很多宝贵的公民教育,但是这些部是俱然发生的,无法替代美国政府精心安排的政治课程。丰害的课外活动是对正规课程的一个补充,但这仅仅是针对住校生而言,对于当今大部分在家或校外居住、每周工作很长时间、或是在职读书的学生来说,这种补充就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