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推行重大改革是一个特殊的挑战:简单地从上而下发布规章指令,并不能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和款学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报告、警告,甚至是利用经济利益来推动教育进步。然而,最终要让教师们同意改变现有方式,就要先说服他们,让他们意识到现有做法已不再邦么有效,所依据的基础原理也不再适用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教师确实能够重视他们的责任,希望剂助学生学到知识:实际上,与欧洲和亚洲的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大学的教师更害有责任感。同时,他们也能正确地认识并尊重现实情况: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已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元需外弄多费口舌,他们自己就会作出调整
但是在教育领域,这种自觉调整的例子并不多见。就这一点而言,大学教育与科研就截然不同。目前,在大多缴科研领域中,对现有理论进行系统性检验是标准化的做法,在自然科学上尤为如此:因为一且发现新证据,那么旧的发现和观点就必须要重新进行验证或修改:但是在教育领域这样的做法并不常见。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款育界甚至很少尝试这种严密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在过去并不是依垄仔细的检验,更多的是依靠推测、直觉和个人经验
在过去几十年涌现了大量的教育研究和考核方法:人们纷纷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发展以及其他本科教育方面的课题,出版了数以千计的研究报告:运用这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还出版了大量的书籍,探讨这些结果对高等院校和高等院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虽然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大学教师部没有注意到这些成果。很多知名大学的教师在定期讨论修改课程设置时,也不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教师在从享科研工作时常常运用检验和修正的方法,但是在制定教学方法时却没有采用。结果是,教师们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他们熟悉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而没有意识到原有的方法三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或者因为种种缺陷,原有方法己经明显不如以前有效了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是可行的。但是必须要让教师们意识到,目前的种种状况表明,现行教学方法或者现行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要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外部的推动力来实现:这些推动力可以来自多方领域,如政府言员、专业组织或者是改革派作家等。但是,教师常常对改革的声音听而不闻,或者认为改革不符合学校的特殊情况,导致改革难以实施:
要推动改革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就要求教师们负起责任,与时俱,学习与日俱增的、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用有力的证据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挑战旧的做法:但是这件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师们并不喜欢探讨教学方法的缺点,他们常常忙于其他事务,安于采用旧的教学方法:这很可能就是他们很少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的原因之缺少这样的讨论对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让教师意识到现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最能推动敌革的进行。如果评信的结果显示,现行的教学方法明显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那么即使没有行政千预,教师们也愿意改变现有的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们都不愿看到自己没有出色地亮成使命。下面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
20世纪70年代,我在给佛大学安排了对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考,检验学生在四年学习中的进步情况。参与的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在教育背系和天分上都是相近的,从而尽可能地保证两组学生的可比性。两组学生鳶要就所给话题进行写作,同时,卷者都受过评分训练,以保证评分标准的一致性。
测试结果非常有趁,人文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大一新生好得多,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的写作水平也相对比新生更好,而人文科学学生的提高更大。这些结果让人欣,却也在意料之中。同时,令人吃惊的是,理工科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四年的学习反而变差了。
通过进一步探究,我发现了出现这样测试结聚的可能原因。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要写大量的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要写的论文也不少。但是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其写作任务则少之又少,这些学生甚至都不需要写出充整的句子,只常要正确地写出公式就可以了。学生在四年里都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写作能力自然要下降。
我让教师们看了研究结果,并和他们讨论了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后,不需要我或者系主任再做任何其他工作,改革就开始了。相关院系马上展开讨论,还开设了大量有关写作练习的课。2006年,我重任钤佛校长时,又做了一次同样的研究。但这次,自然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因此,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要收证据说服教师,让他们意识到现行教学方法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一且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内心的价值观就会促使他们采取纠正的措施。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是否能够主动去发现现存的缺点以及他们怎样才能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