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讨论了这么多,仍没有触及顶尖大学现有筛选学生的途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当然,他们会说,这个过程已经完全无法控制了。各院校花许多钱在全美各地宣讲,鼓励高中生申请它们的学校:高中生和家长变得越来越焦虑,担心不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怎样才能提高被录取的机会。许多学生被自己心仪的学校拒绝之后,认为这是人生的失败而变得沮丧:如果能帮助高中毕业生预测哪些学校对自己最适合,这些努力和焦虑也是值得的,但是,即便在经验丰的咨询师的帮助下,大多数学生仍很难预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采
这坐缺陷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应该摆脱它们:但是,批评现有的录取过程是一回亭,提出改进方案则是另一回事,很难找到有效的方法来遷免解决方案比问题本身更楼栏诚然,我们可以采用类似摇号的系统把学生分配到各所院校,这样就可以遥免目前体制中的许多问题:比如顶尖大学可以像现在一样传播相关信息,如学费和经济资助政策等,甚至像现在一样到访各所高中与学生面谈,回答他们的问题。每所院校可以发布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所能获得的奖学金额度,也可以设定SAT或ACT考试的分数线和哥中成绩的分数要求:学生则可以适时远择规定数目的学校,按照感兴超的程度排序。如果第一志愿选择菜所院校的学生比学校的招生计划要多,那么学校就通过抽签来决定录取哪些学生。没有进入第一志愿院校的学生依序类推,进入志感顺序中有空位的学校,从而尽量满足学生的偏好要求
这样一来,学校就不能给校友子女或者宴裕家庭的孩子优先照顾没有时间和资金劝说优秀的申请者放弃其他学校而选择自己的学校,也不能通过学费折扣之类备受质疑的途径来争取他们想要的学生。学生则至少能进入他们志愿范围内的学校:如果没能进入第一志愿学校,他们只会觉得自己不幸运,而不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此外,由于学生们很难知道进入哪所学校会有最大的收获,在抽签体系下,学生们可能比在现行体系下学到更多,也能够更加享受求学经历
纵然有这么多优势,但是抽签体系仍然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顶尖大学仍然可能花大量资金到各所高中宣讲、发放介绍材料,说服更多学生把它们列为第一志恳。它们也可能继续投入资金,建造更加舒适的宿舍和其他品贵的活动设施,以吸引更优秀的学生以及第一志愿的学生
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顶尖大学在设立高中成绩和测评考试分数线的时候会面临矛盾:它们是应该定较高的分数线来录取更有学术能力的学生呢,还是应该把分数线定得低一些,以便录取优秀的运动员、少数族学生和其他有特长的学生呢?无论是哪种选择,似乎情况都不会比现在更好
许多顶尖大学可能非常不意失去组建多元化班级的机会,它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背景和爱好。款练(当然还有橄榄球和篮球球送们)尤其反对通过抽签体系选择队员,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很可能找不到一个优秀的橄榄球四分卫,或者找不到一个身高足够的人来打篮球中锋。学校管弦乐团的指导教师会忧心招不到小号手,理工科教师则担心没有或仅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对生物或化学感兴超:学校也会纠结于自己控制不了经济资助的支出:如果抽签系统分配给他们的贫国学生人数真的尤其多的话,无论他们的预算会受到多大影响,他们也只能按照介绍材料中所说的发放经济资助
学生同样有理由不喜欢抽签系统:他们会在排志愿顺序的时候犹豫,是把自己更喜欢但是申请成功概率低的学校排在前面,还是把成功概率高但是没那么喜欢的学校排在前百?如果他们的第一志愿选择了最顶尖的大学,但是没能被录取,他们就会自动被其他第一志愿已经招满的学校排除在外。不过在抽签体系下,如果学生申请某所院校是为了追随自己的哥哥姐姐、高中时的男女朋友,或者能师从该校的某位橄榄球教练,那么就不会让招生教师觉得该学生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哪所院校,所以抽签体系对他们更有利
最后,这样的抽签体系很有可能会触犯反垄断法,除非美国国会把它列为例外。如果人们要决定上哪所大学或是买哪种肥皂、买哪款汽车,议员们总是更希望结果是出于竞争和自由选择,而不是由卖方的协议决定的:议员和法言很少会认同某种商品和服务比较特别,或者说卖方这么做是出于好意等这类说法基于以上原因,在短时间内,抽签体系不一定会取代现有的顶尖大学录取体系,也不一定能改进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