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孩童之智

2020-08-27 01:32:10

孩子的智力在他一落地即已定下七成,剩下的在头三年里就成长得差不多了,无非是“耳聪目明”和感觉(器官)良好罢了。接下来,孩子的智该怎么培养呢?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些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心性在过度的感觉刺激当中很容易昏乱衰退!人长好了,第一关我们要过的就是清淡关。在幼儿期,耳目口鼻舌的使用不可过度,即少吃五颜六色的东西,少吃重调味的东西,听音不可太尖锐,卡通画不可以用毫无年龄界限的线条、颜色太冲突的动漫来代替,等等,否则领悟力很难建立,严重的将危害人生的走向。在儿童期,心性起伏不可过大,否则青春期将难以调节…

中华古经典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习?它仅仅是人们拿来显示有文化有气场的工具吗?经是织锦时一直不动的纵向丝线,纬是纺织工用来穿梭往复的丝线。当祖先掌握了生存、济世的道理后,就将天地轮转、自然衍生、人性演绎(在生存面前和物质面前的起伏状态)这些永不改变的属性称为“经”,将心性在金钱物质多寡面前的兴奋度、社会枯荣的表现、大自然由简到繁的发展机理称作“纬”。孩子只有学习、把握了经,他的发展才有纬于世的可能,他的心性才能安定,他的调节力和应变力才可以满足人一生的需要。这个“智”的发展绝不是电脑可以比的,这个智将是后来的“慧”的基础。

相比较来说,今天的小学教科书能称得上“经”还是“纬”?中学教科书的所有内容可以不用证伪吗(西方科学界发现所有的知识都有应用的局限性,所以都需要证伪,而中国的《易经》是无法证伪的学问)?大学里的学问属于“经”、属于“纬”,还是属于目下资本化社会的一场游戏的说明书(比如金融专业,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专业)?之所以说是游戏,是因为人性在金钱面前的“诡异”变化,这种诡异的变化在财富和贫穷的少数和多数面前又有着极其强的张力,就像两个孩子围绕一个巨大的柱子做追逐逮捕游戏,如影随行。

如果社会格局变了,的的确确出现了比全民一心地资本聚集以及集结全体需求化为买和卖更好的社会体系(我们根本无法扭转世界和社会是变动的这一事实),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教科书的限定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吗?一个人的成长一定要锁定在12岁(小学毕业)、15岁(初中毕业)、18岁(高中毕业)吗?这是多么宝贵的年龄,这是判断力急速增长的年龄,这是理解力可以极强的年龄,但是他们却与真实的体悟相隔绝,他们必须生记各种各样的条文,每一个条文干干净净,不允许沾染一点点泥土!

中国几千年来,只强调读书(信息的采集和酿造),不强调学习(刻板地临摹);只强调学有所成,不强调在什么年龄。从尧舜禹开始,到商鞅、苏秦、李斯、诸葛亮等,一直在赞美任用布衣智慧的用人渠道和“礼贤下士”的高端眼界与态度。今天的教育界是一个封闭的铁桶,铁桶里有若干个格子,它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须一个一个地爬,爬到顶端,会有个“专家”等着你,为你打分。专家是这一领域的封门人,别人说了不算,只有专家说了算——哪怕世界变幻万千!所以你是好是坏不由现实,而由专家,高端要“礼贤下士”也要由专家把脉,专家这一关是绝对不能被忽略的!中国人一直在强调“学问”,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是教科书和专家将认知体系固化,从此中国的孩子们必须走“死路”(死板而决不可融通的路)。

要孩子们生智长慧,就必须打破铁桶,打破一百年来由西方植入的“雁过拔毛”式的教育铁桶,这只铁桶为了强调权威,会把通俗的知识变成难嚼的枯蜡,形成高高在上的局面,让生造的懵懂为教育埋单!这是80%(所谓二八定律)的孩子不能正常发展的困境所在!

在我们的姓氏文化背景下,男孩意味着传宗接代,看看超市里、旅游途中爸爸在孩子身边的举止和洋溢在眼里、脸上的神情,你就知道这种心境有多么的绵长。女孩是弱者,爸爸妈妈对她充满了担忧,爱怜的心情立刻转化为坚强的动力。这是一幅与孩子的性别极不相称的家庭阴阳图!

男阳女阴,男孩要培养阳刚,女孩要培养阴柔,男孩的智显于他的外刚内柔,女孩的慧显于她的外柔内刚。但在独生子女普及的今天,爸爸妈妈们对于不同性别的孩子显示出完全相反的情感属性,每一个家里的长辈对男孩子的眼神都是绵绵的,他们的情意更是绵绵的。男孩要什么一般会有什么,有时还会更多,连妈妈在婆家的身价也跟着沾光,物质多了,孩子的阴性环境就更进一步了,孩子越来越向阴性人格发展。物以类聚,孩子更偏好于接受阴性的事物(包括网络影视的负性信息),更容易寻求精神满足而难于脚踏实地,更懈怠,更难成长。女孩被强调保护,被支持恃强以免被凌弱。女孩在保护信条下会依赖,会不成长(心理持续幼稚化),会没主张;女孩在恃强信条下会更努力,更追求强势的群体地位(好名次之类),更寻求超越。当孩子的能力不够或者生活(包括家庭状态,包括成长过程)环境有缺失,孩子会趋向自闭或自闭性的行为特征。这些阳不能在阳位,阴不能在阴位的状况为今后他们的婚姻结构和社会角色感埋下了许许多多的隐患!

如今的爸爸妈妈习惯了独生子女的养育方式,他们似乎与曾经的多子女时代和多子女氛围完全脱钩,虽然他们就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在一些条件好的家庭,他们早已先于国家政策实现了多子女,但孩子们大多被带成了多个独生子女,这种现象非常糟糕!今后的爸爸妈妈们如何带好两个孩子呢?

对于孩子,要时常提高他们的智,使他们有足够接受成长的配置”。对于女孩子们,我们还需要在恰当的环节下促进她们的慧,使她们有切实的时空感和利贞的构架,在男孩普遍成长不足的时代,以便于她们将来能有效地解决助夫成长和对孩子施以母德的相关问题,女孩子们要有为家庭布好旺局的能力,也要提升为自己布好工作生活都通畅的顺局能力,成为旺家媳妇和有远见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