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村小的混龄教学

2020-06-27 14:51:10

中国贫困农村教育水平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众多的混班教学。一个贫困山村的村小或教学点只有10来个学生,其中3个是一年级的,2个二年级,4个是三年级的。全校只配一个老师和一个教室,如何教他们?老师只能第一节课针对一年级,第二节课针对二年级,第三节课针对三年级。老师也要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一起教。这样的学习质量能高吗?为解决教学质量的问题,前些年搞并校,学生都到乡里的中心小学去上学。可是山区村与村之间相隔很远,到乡里学校走路要34个小时,于是只能让学生住校。但七八岁的孩子自理能力不足,住校也难。我们曾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这种两难的状况,在广大的贫困山区农村是很普遍的问题。现在几乎是无解的难题。

对此,慕课可能也有新招。第六章谈到的美国可汗学院正在进行一些更激进的试验,称之为“混龄教学”。

可汗学院创建了一个没有年龄限制的数学课堂,一个班中从低年级至十二年级的学都在一起。可汗先生说:“我们创建了一个融合了各个年龄层的课堂,采用可汗学院的视频课程和反馈软件进行教学。这项尝试已经进行了6个月,从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所有证据来看,其教学成果令人惊叹不已。他们都在专注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或者寻求老师的指点。”

可汗先生指出:“老师这一职业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之一。老师被一群孩子包围着,就好像海湾中一块孤独的礁石。与其让三四位老师各自教授25名学生,不如将这些学生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75-100人的班级,由三四位老师来管理。在我看来,这样做会带来很多明显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的灵活性。如果老师能够以团阝的形式进行教学,就可以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

在一个班级的100名学生里,有20名学生在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学生们每天只需要花费1-2个小时来收看可汗学院的课程,互相辅导交流,寻求共同进步。可汗学院的学习方法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和完整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的。团队中有一名教师来回走动,为学生及时解答疑惑。通过这种方式,老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并迅速做出应对,给予学生帮助。剩下的80名学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学生在试着谱写乐曲,有些学生在通过游戏学习经济学,还有些在设计手机应用程序。这么做的最大好处是为所有学生腾出了时间与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开放式的思考和创新。”

这种试验,在以应试为所有目的的现实中国教育界,可能没人能够接受。但是,能不能根据中国国情试一试呢?能不能把互联网引入那些教学点去,培训一下老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每个学生发台平板电脑?把优秀老师的微课放进去,就有可能解决村小的问题。如果把互联网引入一些山村中去成本太高,也可以用大硬盘。每个月或每个学期老师到乡里,或县里拿几个有几十G、几百G容量的硬盘,把课本、作业、优秀老师的讲课、电子图书都装进去,然后回到村里再一个一个地帮学生装进电脑中。在技术上这是可行的,成本也不会太贵,给老师多培训几次,这些并不难掌握。村小的老师不用讲课了,仅做辅导,也减轻了他们的压力。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这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连埃塞俄比亚、印度都能推广平板电脑、电子书包,怎么在中国就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