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要注意别走另外一个极端,即只学马上有用的东西。什么是教育?在中世纪,教育的定义就是,“教育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有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大学的前三年学没有用或者说不能马上用的东西,最后一年学马上用得着的东西。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不应该走极端,应该吸取精英教育中的精华,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和做人的教育上,即博雅教育上同样也要下功夫。最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编著的《博雅教育》一书提出博雅教育的五个基本要素:1.博:文理融合,学科交叉,在广博的基础上求深度;2.雅:做人第一,修业第二;3.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把育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4鼓励质疑,“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并在以小班课为主的第一课堂得到充分体现;5.非常丰富的第二课堂:为数众多的学生社团、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的与人相处等能力主要是靠第二课堂培养的。这几条,除了第四条中的小班课堂在师资极为缺乏的职业教育中不能完全实现之外,其他的都应该在职业教育中也体现出来。
如果运用得好,慕课才能在职校师资不足的困难条件下实现博雅教育,而且只有慕课能做到。以第一条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来看,职业学校在制定学分制时,要有一定的文理科的比例,特别是工科学生在低年级时一定要有文科的部分学分。学校中没有老师怎么办?还是慕课的方式,把我国最好的老师找来制成慕课给学生选修。由于学生的基数大,可以投入大量的资源找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课程来制作。
即使是第四条,我认为核心不在小班上,而在有没有讨论的氛围,有没有质疑的能力。为什么要小班才能讨论?因为在传统的课堂上,时间空间有限,班小,学生发言的机会就多。但是互联网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是几百人甚至几万人讨论。斯坦福大学的门慕课同时有几万人的讨论。你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平均23分钟后就有人给你回答了。在网上还可以模拟课堂,同样可以分成小班,在一个一个群中讨论。一天24小时,什么时间发问,什么时间辩论都行,不受上课时间、教室的限制。
建立丰富的第二课堂也没有问题。学生还是在学校中,照样可
最后,在职业教育中推行慕课方式时,要注意不能走火入魔。中国的事不能搞运动,不然多好的事最后都能被整成坏事。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职教慕课方案进行论证与顶层设计,制定规划,试点先行,先找一两个行业或是一两个省份的职校来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大规模推广。
未来的竞争是创新与创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是经过教育培训的人。我国要保持世界工厂地位,就得在教育,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上走在世界的前列。职业教育可以慕课化,普通大学、终身教育,甚至部分中小学的课程也可以慕课化。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在未来走出条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