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时,父亲推荐我去听了Z会关于通信教育的讲座。很多人应该都知道,Z会通信教育系统,什么还没学先发一份试卷,而且没有答案。两星期后,在载止日期前提交答案,如果能获得不错的成绩,答题者会收到一本答题册,答题册上会把学生的答案作为“模范解答”收录其中
去听课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名字能被印在答题册上而拼命努力,无奈上面的问题难到让人觉得恐怖。Z会的问题是出了名的难,盯着题目看半天,什么也写不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开始称之为“白色恶魔
虽然我每次都觉得Z会的问题很莫名其妙,但是通过与父亲的交谈,理解了要直面不懂的问题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每次题目在接下来的两星期,我都会十分投入地与“白色恶魔”做斗争。在此期间,各种思绪不断喷涌:“啊—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不止是在书桌前,洗澡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时候,甚至来回学校的路上,我也一直在息考。大多数情况都是挠破头皮也想不出答案,到截止日期仍是一无所获:只有一次,饶幸解开题目,被收录到模范解答中,真的是非常开心啊
当时,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去息考问题,最后却还是没弄明白,心里也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因解不出题而去拼命思考的那段时间,大脑感受到了特别大的压力。因为总觉得“不懂”,所以大脑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再次重中一遍。为了提升“智力”,就要给大脑施压。所以,就让“不筐”的时间来得更长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