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为接近本质,不断问“为什么”

2021-03-14 20:38:53

关于常识,爱因斯坦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常识就是人到18岁为止所累积的各种偏见。”这才是科学家说的话记得刚进大学不久,就有前辈对我说:“像改与小学课本那样做研究,是最好的。如果仅仅是稍傲修改了一下专业书籍的注释,而这些专业书籍只有研究生才能看值,那样做研究,你不觉得很无吗?

小学课本上的内容,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常识,作为研究学者,首先必须要对这些内容提出质疑。看到这句话,可能有人会抱怨说:“我又不搞研究,用得着这样吗?”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如此但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智慧(相当于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润察本质:这一点一定要始终铭记于心。在问“为什么”的同时去思考,这种学习态度才是最接近本质、花费时间最短的思考方法

总是心存疑问,总想去问“为什么”,长此以往,还会产生另外的收获:那就是,会去主动学习不管是谁,只要想过“为什么”,就会想知道答案,没错吧?

为了得到答案,你会去上网接索、查阅资料、向别人寻求帮助。如果是被佳促着去学习,就是被动学习,心不甘情不愿,记不住、学不会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是自己主动去查询想要了解的知识,是不会感到消苦的。调查的过程—即获取智慧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有越,也更容易记住(关于“主动学习”,详细内容参见PART4)

没事就想想“为什么”,能带来无限好处。有些人看到我在很多方面都小有成就,可能会认为,我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知识,少问“为什么”。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如果学习过程中很少问“为什么”,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学习,只能算是往自己的大脑里灌输知识。今后,请大家先问“为什么”,再去学习吧。那样的话,你不仅能触碰到事物的本质,学习过程也会变得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