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历来十分重视教育。19世纪,美国已率先要求育少年接受小学教育,之后延伸至中学教育。不同派别的教会还建立起了附属学院:1862年,美国国会道过了《莫雷尔法案》,旨在道过赠地促进公立大学和部分私立大学的发展。19世纪末期,美国高等学府的数量三达97个,仅马萨诸塞州的高等院校数量扰已经是英、法等欧洲主要国家的几倍
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人缴虽然增速缓慢,但也稳步增加。尽管其他玉家的年轻人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不及美国的一半,然而载至1940年,美国接受高等款育的年轻人比例也只有约14.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比例迅速提高:1950年,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比例为17%,1980年稳步上升至39%,2000年为55%,2011年则为68%:由此,美国高等教育最先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过渡:
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大大增加:截至2010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达到了54000美元,而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只有32600美元。人们也逐渐注意到了这一趋势。2005年,87%的美玉成年人认为“大学款育已经与曾经的高中教育同等重要了”:公共议程基金会( Public agenda)的调查显示,在2000年,31%的受访者认为“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是个人事业发展所必需的”,而到了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至55%:同时,在高一(九年级)和高二(十年级)的学生当中,希望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也飘升至近80%:n
虽然很多学生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但从大学生入学率和毕业率的数据来看,这兰年轻人距离实现志向的差距还很明显:美国教育部的数据
显示,每100个初三学生中,75%能高中毕业,51%能入读大学,只有29%能从大学毕业:我将在下面两节讨论这兰数据所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