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本科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数量大幅增加,1960年学生数量约为400万,2012年就超过了2000万。同时,学生的年龄、种族、经济条件也更为多元化:目前,约80%的高中毕业生会选择在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但能最终完成学业的就少得多了:大多数高等院校部在努力吸引学生就读,其中有的严格追求招生质量,有的则是纯粹追求缴量。随着高等院校所获得的财政援助逐渐增加以及交通条件的改警,招生人员可以远走外地招收更多学生,而这就加刮了高等院校间的招生竞争。大多数高中生进入高三后才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进入心仪的大学,而对于希望就读顶尖大学的学生而言,竞争则更加激烈:父母为了帮助子女提高竞争力,往往很早就不惜重金为子女进行学习辅导,或者培养其他特长
读大学不再只是与个人、大学、学生及家长相关的事了,培养受过哥等教育的人才,对经济的增长意义重大,为了在全球经济中拓展业务、展开竞争,企业也需要聘用高素质的劳动力。此外,包括贫困子弟在内的年轻人能够进入大学并顺利毕业,有助于平衡社会的收入分配实现“美国梦”,改警民主制度,提升国民使康水平,甚至有助于降低犯罪率、离婚率及失业率:目前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三被广泛接受,因此,招收与培养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各项政策,例如设定合理的学费、为他们提供助学金等,就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了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在给年轻人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教育经费的压力。虽然高等教育一直是政府支出的主要部分,但随着斋要公共税收来支持的政府项目越来越多,大学也需要通过竞争才能从其他项目中分一杯。而美国国会和各州的议员们越来越倾向于将更多负担转移到学生及家长头上,这使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处境更为艰难其中一整学生不得不选择学费较低的社区学院,另一兰则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去勤工位学,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得不远择綴学。
经济压力并非是阻碍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唯一难题:一方面,一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常常不远择申请可以充分发挥其才能的顶尖大学因为他们误以为这些顶尖大学的学费极其高昂,肯定难以承受:另一方百,公立中学弊病丛生,这使得许多公立中学毕业的大一新生入学后能力欠佳,学业跟不上进度:由于诸多问题,致使美国的大学生毕业率在过去30年中停滞不前:现如今这一代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可能还比不过父辈,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记忆中还是头一次看到
上述难题给本科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有多少学生真正拥有上大学的才能与志向?应该给学生多少机会让其选择自己该上哪所大学?谁来为学生的教育费用埋单?如何确保所有学生有机会就读与自己能力相配、志向相符的大学,而不会因贫困、成长环境及家庭出身被拒之门外?大学应采取何种措施防止学生在完成学业前学?最后,为了满足日益复杂化的经济发展要求,美国该如何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支付教育费?
那些高中成绩优异、拥有SAT高分的学生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今,要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竞争会更加激烈。这使得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该不该上大学,而是该上哪所大学。因此,面对大批申请者,顶尖大学挑选学生的标准也备受争议:是否应仅凭高中学习成绩与SAT分数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呢?顶尖大学对菜类特定学生,如运动员少数族裔或校友子女给予的优先关照是否合理呢?
想上大学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年轻人:在过去几十年里,年长人群继续深造的意愿也显著增强:近年来,网终让世界各地的学生都能接触到高等教育。面对数量庞大的新的学生群体,款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那类学生应该得到优先考虑?大学是否应该效仿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校?大学是否应该投入时间与资源,向新的学生群体和外地学生提供网终课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对于新的学生群体来说,这些网终课程是否应该收费呢?
此外,社会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兰新的问题,那就是大学本科应该学些什么。在当今世界,一个地区往往会受到不同国家与文化的密切影响,那么大学应该怎样帮助学生们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呢?在一个少数族裔似乎注定要成为多数的社会中,大学又该如何帮助学生们有效地工作与生活呢?随誉美国政府政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为广泛,且带来的问题比以往更为复杂,大学该如何帮助学生们成长为博学多识、能助力公共亭务的美国公民呢?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该如何被纳入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呢?我们目前的大学课程往往分为:专业课、基础课和选修课:在这个结构中,新的内容应该被安排到哪里
最后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而与教学水平相关。款育的大众化改变了本科学生的组成结构:如今,学生群体更为多元化:入校时,许多学生并未做好大学学习的基础性准备,对于需要补习弱项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题。半数本科学生年龄超过24岁,经济上不再依靠父母:大学期间,80%的学生需要工作,事实上,约1/3的学生有全职工作,是在职求学。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这类学生的需求呢?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对教师的款学方法提出新问题:最近研究显示,如今本科生学习不如父辈努力。各种活动占据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这坐活动包括工作、运动、丰的课外活动,以及各种吸引眼球的新媒体,从电视、唱片到互联网、社交网站等。许多本科生似乎对心智款育不感兴超,只希望获得技能和证书,以便找到高收入工作。面对这些挑战,导师如何让学生充分学习,葶握必要的知识,同时又能了解款学效果呢?
上述问题是现今本科教育两大主要挑战的不同表现
第一大挑战,是如何通过提高美国年轻人获得大学学位的比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数量。美国的本科生毕业率30多年止步不前,导致30岁以下美国国民受款育水平三经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学家指出,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力已供不应求:也因此,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收入相比高中学历者不断增加,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阻碍了经济发展
第二大挑战,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本科毕业生的学识。有效的教学至关重要,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以往的学习困难,与美国和世界各地毕业生有效竞争。幸运的是,如今已有各种创新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习兴超,提升学习动力,例如,电脑让学生得以探索其他地方的博物馆和历史古迹;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习愤,教师会自动调整辅导方式;让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游戏,增加学习的超味性等。美国大学的未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款师调整教学方法,以及充分利用这兰条件的能力
美国大学能否成功应对这两大挑战?以往教师尤其不感意改变教学内容及方法:对此,政府机构、基金会和大学本身能够如何采取措施改进现状?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将是未来美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