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材料之间的关系不同,图解呈现的形式也就不同,结合永田丰志先生的书籍,以及教科书里常见的图解,在此介绍八种常用的图解框架模型。普用这些模型可以让知识更清晰、更直观。借鉴这些框架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单一图示法,给重难点的文字配图,让其更加生动易记
(-)显示出基础层级关系的棱锥型用类似于金字塔的形式,显示出基于基础的相互关系。一般大比例数据、基础数据居于底层,小比例数据、关键数据居于项层。另外,在种递进层级里,最根本、最基础的部分放在底层,最重要、最项尖的部分放在上层,体现出逐级上升的趋势
比如上面这张经典的“学习金字塔”,显示出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两周之后还能记住多少。按照保持率从小到大排列,最小的“听讲”放在项端,最大的“马上应用/教别人”放在底端另一张比较经典的,是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展次理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用棱锥图清晰呈现如下
(二)呈现要素的时间推移的流程型在流程型的框架中,各种要素有一定的时间顺序,这个顺序并不是只有一个方向,有时会有分叉或者同时进行,所以有主流和支流之分,另外,绘制时一般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单向性的流程比较简单,可以用箭头的形式直线呈现,也可以用阶梯的方式依次呈现。比如,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罗宾森提出“SQ3R读书法”,又称为“五步读书法”,分别是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这五个学习阶段,将关键词结合简笔画,呈现出的流程图如下
稍复杂一些的流程图,举人类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为例:外界的刺激进入大脑成为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未经注意很快会遗忘,而加以注意则会进入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一般几分钟也会遗忘,除非对其进行复述或者编码,才可以更长地保持在短时记忆,或者进入到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如果检索失败就会遗忘,如果加以提取,就会进入到短时记忆区域
(三)基于要素的循环反复的循环型循环型是经过几个过程又回到最初阶段的流程,就像车轮不断地循环滚动一样。古代的“五行相生”理论就是一个循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如此循环反复。又比如PDCA循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经过P1an(计划)Do(执行)、 Check(检查)、 Action(纠正)四个过程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下面是形象化的图解
上述的循环都非常简单,在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都有较复杂的循环图,比如水循环、大气循环、血液循环等。高中生物必修二有一张图解,讲解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逶体分解成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渍。”对照下面的图解,你会一目了然,睡间理解
(四)呈现要素相互依存关系的卫星型卫星型框架,是指没有主次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独立的要素,以对等的关系保持均衡的框架。如果要素是三个,就可以呈现出等边三角形,四个可以用正方形来呈现,五个可以用五角星来呈现,要素均放在各个顶点
卫星型一般将各个要素通过直线相连,如果要素之间有相互作用,可以用箭头加文字来呈现,比如高中地理课本里的可持续发晨系统示意图,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下图所
波特五力模型由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这五种力量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用五角星配合简笔画呈现出的图解如下
(五)基于元素集合有重叠关系的韦恩型韦思图,或称文氏图,当要表现一个要素属于多个组别的分组关系时,或者说两个要素包括共同的要素时,可以使用韦图。数学里常用来研究和表示“集合问题”,包括交集、并集、补集等。
上图是韦恩图的示意图,A、B、C三个元素,既属于A又属于B的是土黄色部分,同时属于B和C的是绿色部分,既属于A又属于C的是紫色部分,而同时属于A、B、C的是黑色部分:下图是高中地理课本里“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的图解,污染空气、污染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三个元素,一些工业可能只污染一个元素,也可能会污染多个元素,比如火电厂和钢铁厂就同时有空气污染和国体废弃物污染,通过韦愿图可以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
韦恩图还可以用来比较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异同点,如下图,黄色部分表示A与B的相似之处,红色表示A相较于B的独特之处,蓝色表示B相较于A的独特之处
以《史记》与《汉书》的比较为例,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有很多,在这里仅罗列出一小部分。相同点:都是纪传体史书,都属于“二十四史”,作者都是汉代的。不同点:《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这是一部从黄帝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的通史,是作者私人修订的,而《汉书》的作者是班国,只是西汉一代的断代史,最初是私人修订,后来改为官方修订。通过韦恩图呈现如下,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其异同之处,这个用途在不同学科均可尝试
(六)呈现统计数据的规律和趋势的图表型分析一些统计的数值,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趋势和规律,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制作出各种图表,直观而清晰。通过办公软件,可以很方便地生成各种图表,比如柱状图,可以表示绝对数量;堆积柱形图或饼状图可以表示相对数量;折线图,可以呈现数据的高低起伏趋势。这些图表在高中地理课本里很常见,下面是挑选的几个案例,我们也可以模仿并自己绘制
(七)以要素的横纵两轴的组合呈现的矩阵型“矩阵”可能大家听起来比较陌生,我们常用的表格也可以视为矩阵,在纵轴和横轴上设置不同的变量或要素,在相交的部分,放入要素和数据。比如期末考试的成绩表,纵轴呈现的是学生的名字,横轴呈现的变量是不同的学科
我以初中物理里温度、热量、内能三个概念为例,下面是相关的要点知识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它是一种状态量,表述的方式是“降低”“升高”“降低到”“升高到”“是”等;热量的单位是焦耳,是种过程量,用“放出”“吸收”等来表述;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用“有”“具有”“改变”“增加”“减少”等来表述,它是一种状态利用矩阵的方式呈现如下
在这张矩阵表格里,横轴是三个比较的项目,纵轴是比较的三个要素:单位、量的性质、表述方式,这样呈现出来非常直观,记忆起来的工作量也小了很多。我在高中时就特别喜欢这种方式,绘制了大量的比较表格辅助记忆
(八)将要素按等级分类的树型树型在学校教学里很常见,比如大括号形式的知识框架图,它可以分为逻辑树、组织结构树、分类树三大类。逻辑树的大类为结论,中类为理由,小类为细化的证据;组织结构树,大类为上级,中类是大类的下级,小类是中类的下级;分英树,则是大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成中类,中类则又细分为小类
以“物质的简单分类”为例: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的多少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我们用树型图可清晰呈现如下:
树型的另一种形式是从上往下展开的,比如企事业单位比较常用的组织结构图,或者《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里的金字塔模型。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材里有一张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皇帝下面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面又有吏、户、礼、工刑、兵六个部,这张图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下图是加工后的形象化版本
树型里面比较流行的形式是思维导图,由世界大脑先生托尼·博赞发明,被称为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博货先生营说:“如果把学习比作是一场作战,思维导图就像是指挥官的作战指挥图,而记忆术就好比是士兵手中的武器,两者合二为一,战无不胜下图是博赞息维导图认证讲师刘丽琼为我画的思维导图,分为“简介”“兴越”“事业”“梦想”四个部分,兴越又分为“阅读”“摄影”“其想”三个分支,“摄影”主要喜欢的是“花卉”,“花卉”里又钟爱“樱花”“荷花”“梅花”,可以看出是比较典型的等级分类
关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步,请在傲信公众号“袁文魁”(IDyuanwenkui1985)后台回复“思维导图”,阅读相关文章。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除了辅助记忆,还可以用来整理笔记、视觉展示、激发创意、构思写作、解决间题、策划方案等,可以看书或参加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这八种图解框架,可以使用绘图记忆法呈现如下。想象棱锥型的建筑里流出来河水,河水经过了一个循环,流进了一颗卫星里,卫星上垂下来的围巾围住了一个人(“韦恩”谐音为“围人”),这个人手里拿着一张图表,把它通过矩阵里的士兵运送到树上贴起来。尝试一下,是否可以看完图就记住呢?
作家冯羹才在《读图时代》里说:“读图画比读文字快捷,直观,感受直接,还带有视觉上的审美偷悦:”所以,这根绘图记忆的魔棒要好好修炼升级哦,也许你的一张图,就会让别人牢牢记住你,以及你想要传达的一切!
这八种框架并不能括所有信息,但却是最常使用的,如果能够善用它们,更直观形象地呈现信息,不论是帮自己还是帮别人记忆,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连新华社都用图解的方式来解读国家政策,很多高深的书籍都出版了图解版,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记忆,手账、视觉记录、可视化会议也渐渐被大众热
绘图记忆法是将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形象之后,用筒笔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方法,也称为“图示记忆法”,本节主要分享单一图示法、锁链图示法、定位图示法、框架图示法四种方式。
单一国示法,即给苹个孤立信息配上一张插图的方法主要用于形象记忆法、配对联想法和简早的字头歌诀法的视觉呈现,也可用于定柱法里的数字定桩法、地点定桩法和熟语定桩法等。锁链图示法,主要是将图像锁链法进行视觉呈现定位图示法,主要是将身体定桩法和物品定桩法进行视觉呈现。框架图示法,主要分享了八大图解框架模型
1.显示出基础层级关系的棱锥型。2.呈现要素的时间推移的流程型。3.基于要素的循环反复的循环型。呈现要素相互依存关系的卫星型基于元素集合有重叠关系的韦息型6.呈现统计数据的规律和趣势的图表型。7.以要素的横纵两轴的组合呈现的矩阵型8.将要素按等级分类的树型。
如果说前面的几根魔棒是相机的胶片,全靠在脑海中想象,绘图记忆法就像是冲洗照片,虽然不可能百分百呈现脑海中的形象,但是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会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在这里手次强词,画得美与丑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至此,我们的六根记忆魔棒都已经到手,但我们在什么时侯该用什么魔棒呢?魔棒又能怎样组合发挥更大的魔力呢?下一章我们将分享七种常见的信息记忆模型,帮助大家见招拆招,灵活使用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