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失败与出错

2020-09-05 01:56:27

世界本没有成功和失败,失败是相对于人的既定目标而比照出来的。孩子们的成长本可以走向任何方向,只是相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顺应和逆行之分,相对于社会单元的功能有需要、暂时需要、暂时不需要和不需要之分。如果放下你的愿景,那么孩子的成长走向就不存在失败。

孩子是从无知中来,相对几千年的文化社会,孩子是新的,周遭是旧的,而对于孩子的眼睛,世界是新的,一切都那么新奇一切都那么有感召力,他异常冲动(相对于老旧的人)地去触摸、去感知、去体验。面对世界,孩子是从不适应走向适应,从不了解走向了解,从不可能走向可能。在过程中,出错是一定的,不出错是少之又少的。

人的一生本是都在成长的,只是成长的角度会有所不同。从吃和走开始,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无数次地出错,当动作不太出错时,行动又会大量出错,因为单次的动和连贯地动是有所不同的;在行动不太出错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乐于追逐目标,在奔向目标的起点上,我们的思维、思考和判断却仍然一次又次地出错,我们在启蒙时代,是不会有谁愿意因错而放弃的,我们会调整、做、再调整、再做,直至满意地做对。那么,是什么原因总让一些甚至大量的成人或孩子停留在错的行为或思维状态呢?又是什么使人出现更多的抱怨而不是调整呢?

批评是一个很糟糕的行为,它被一代一代越来越多的老师重复着,以至凡是接受过教育的人,都会面临或观摩大量的批评行为。批评行为几乎都是情绪的,在更多的批评行动当中,正确指导和调试意见是很少的,被批评的人或孩子常常为批评的态度所困扰,他们的主要精力会不自觉地走向防卫,而不是调适,当孩子们总是在批评和表扬(对个体的表扬常常是反向的对大多数人的批评)的态度面前踌躇的时候,他们对不了解、不适应会不再用调适的方式,而是用情绪(尤其是抱怨)来代替,情绪化思维和行为便悄悄地占据了他们的应对习惯。站着不动,不做改变,只有抱怨,情形会怎样呢?那一定是出错和失败。

当一代又一代适应了批评和学会了批评的人成为爸爸妈妈,他们的孩子不得不越来越早地接受情绪化应对的指导和体验,他们中不会改变和决不调试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将不得不出错和失败,因为他们的样板一开始就出错了!

如何调试—调适这种局面呢?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更多的人习惯于习惯,他们总是很难打破自己的习惯,他们已深深地固着在已有的出了错的习惯当中,他们已不适应“易”变化,于是他们面对成长,会异常地不容易!

对于执着于声誉和利润的人们来说,改变是对既有系统的否定,那无异于说自己错了,于是一个错误的以对为指针的教育系统在不允许出错地存在着!如果孩子什么都是一下就做对,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如果出错是绝大多数的成长过程,而在必须作对的作业、成绩面前,在升学的面子和就业后果面前,在就学指标不可以随便更动面前,在学业必须固定在12年教育年限(而不是更长的成长年限)面前,在老师的绩效考核面前,孩子们是能动还是不能动?是愿意动还是不愿意动?是允许动还是不允许动?因为不动还好,一动一定会有出错的可能!

可如果不动,不去深深地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试,那么,失败是必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