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建立自我认同,让孩子远离自卑

2020-08-18 01:17:37

我表姐家的孩子,用她老妈的话来形容,就是:“太内向!属闷葫芦的!”我每年过年都回老家,跟这孩子少说也是见,算得上是看着她长大的从三五岁到现在十一二岁,她的确是很内向。每次见了我,都特别有礼貌,但从来不会主动做太多交流,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看书。有一次我专门带了本书送给她,她髙兴坏了,跟我们吃了会儿饭就下桌安安静静地看书去了

不少亲戚表示羡慕:“真好!真乖!真省心!”她妈妈却有着自己的烦恼:“这小小年纪就这么“高冷’,以后怎么在社会上跟人相处啊?”于是扭过脸来就问我“咋能让孩子不内向?”

我说:“咱家孩子爱一个人静静地看看书、写点东西,这没啥不好的。内向有内向的好处,外向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恼。内向不等于不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关于孩子的性格,我觉得您多虑了。此外,我觉得咱家孩子挺好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持之以恒,将来也能过得不错。”

这几年我时不时给这孩子带点书、寄点书,听说她最近一年开始尝试写一些小说性质的文字了。多好啊,内向又不是毛病,为啥要改?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向与内向的概念,跟大五人格模型( Big Five modelof Personality)中的外倾性( Extraversion)有相当的一致性,而这个人格维度是个中立的指标,不管是高分的外向还是低分的内向,都只代表一个人对外部刺激的需求量的大小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而内向只有在与一些负面的表达方式伴随出现时,才需要警惕。

首先,孩子可以内向,但是别“作”。北京方言里有“作死”一词,上海方言里有“作天作地”的说法,指的都是“作”这种行为。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一期节目中总结得好:“作”是一种理由不充分的折磨他人的行为。很多孩子都内向,这没问题,人生来就有先天气质,这随基因而来,但内向如果通过“作”的方式来表现那就成问题了。最典型的情境之一是“逼着家长猜自己想要什么”,这种行为高发于7岁左右的孩子。出门买东西,发现心仪的东西了,但出于种种原因就是不说家长东猜西猜,孩子虽然心里有主意但死活不表态,同时满心期待家长把自己想要的东西硬买下来塞进自己手里,这就有点“作”了。内向是一个人的事儿,我们不应该也没权利横加干涉,但内向不是“不好好说话”的理由,内向不应该以“作”的形式影响他人。

其次,孩子可以内向,但是别自卑。内向的人通常挺享受他们自己的内向安静、从容、深刻。但如果内向伴随着对自我的否定,情况就不妙了。有些孩子的内向伴随着强烈的自我否定与胆怯,他们其实有跟其他人主动交流的意愿,但是对自我不够认同。最典型的一个情境就是在一些需要公众表达的场合怯场,甚至临时撂挑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搞不定。而在这时,家长就需要帮助孩子“搞定,并给他们做好长期的准备工作,以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

最后,孩子可以内向,但是别有怨气,别被孤立。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满意,有怨气则是一个人对外界存有强烈的不满,被孤立则是外界环境对这个人不满的表现。孩子在群体活动中不说话、不交流、不参与,有可能是因为他对别人不够信任、不够喜欢,也有可能是因为群体对孩子的接纳程度不足,无论是哪种情况,这是孩子和群体“气场不合”导致的。如果把孩子放进一个陌生的群体中,由于不熟悉,孩子会有个融入期,这实属正常。但孩子若对整个群体存在成见或者遭遇孤立,就需要家长出手帮助了

好在还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家长帮助孩子抵抗看似内向、实则错误的那些表现,具体有如下六条

●第一,训练孩子勇敢、正确地表达自我。首先让孩子明白,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丢人。其次,家长更要塑造能够自由表达的家庭环境。如果孩子感觉“说了也没用”,那自然就会陷入“说了也没用没用更不说”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谈感受、多聊想法,尤其是别随便否定他们。说的想法对不对另说,提的建议可行不可行也另说,先大胆地说出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与表扬的。

第二,帮助孩子挖掘他的自身优势。这个优势指的可不仅是谈资和才艺,更是融入群体的竞争力。家长首先要明白的是,优势不一定是什么技能,它不一定是书法、绘画、舞蹈中的某一种。很多时候,长得好看、说话有趣、家里有钱都能算得上优势。没优势的人是很容易在社交中被边缘化的,而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可以带入同龄人社交之中的优势。

第三,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期待,做好自身的期望管理工作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让自己开心的优先级非常高,至于实现这种开心的形式,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重要。社交的标准答案是在社群中找到自己的良好角色定位,而不一定是受到众星拱月般的拥戴。孩子在与他人交互时能找到自身定位,表现得足够友善,同时也能在其中发挥自身的价值,这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在同龄人中左右逢源、一呼百应。

●第四,不要急着用负面反馈来回应孩子,家长自己需要培养家庭的友善氛围。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两位教授——马亚·德科维奇( Maja Dekovic)和简·汉森斯( Jan Janssens)分析了112名小学生的家庭。他们发现,家长对孩子的负面反馈与孩子在同龄人中的社交评价水平直接相关。他们研究发现,如果孩子来问家长:“爸爸,6加4等于几?”家长若直接回应“很明显就是10啊”,或者“你自己去算,我就不信你算不出来,一点儿都不难”,那孩子更有可能被班上的老师评价为与其他同学的融洽度不高。相应的,如果家长回答“其实你可以试试这样.者“真的很难呢,那不妨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

第五,如果孩子的内向实在是因为与环境“气场不合”,可以考虑新时代的“孟母三迁”毕竟“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也是一种战术。孩子的成长历程是单向的没有人可以回到幼年时期重新来过,所以没必要浪费时间跟搞不定的问题死磕。倘若我们自家的孩子和接触的对象都没啥错误,只是单纯的处不到一起,那其实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一味地纠结,最后的结果恐怕也是耽误事情,远不如果断一点、拔腿就跑来得实在。

孩子倘若是安静看书、老实玩玩具,那即便内向,家长其实也无须焦虑。但家长最见不得的,是在多人游戏中,其他小朋友积极发言,自家孩子就是不肯作声,或者总是避开人多的地方,甚至还会跟爸爸妈妈说:“我在幼儿园没有朋友

这么一来,哪个父母听了不心焦呢?不妨先别急着否定他,而是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孩子的真实想法。“你不主动那当然没有朋友了”这种话不会起到任何正面作用,能帮上孩子的,其实是带领他寻找问题真正的根源。

“你当时在干什么呢?”你当时怎么想的呢?”你当时的感受如何呢?”如果是我,我觉得可以…”那明天如果再有这种情况,你愿意……吗?”这些半开放和引导性的问题才能真正帮上孩子。

°第六,家长要努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资源,帮助孩子以一个不错的姿态投入社交。有一年万圣节,我儿子的幼儿园要搞万圣节活动,老师要求大家做好相关装扮到学校去。我妻子在活动前一天花了大量时间给我儿子专门做了一套托马斯小火车的装扮服装,让他可以穿在身上。这套装扮用到了快递的包装箱,我们还专门打印了轮子、彩纸和托马斯标志性的圆脸。用剩余的物料,我们给他做了一个糖果盒。

我儿子非常喜欢这套装扮,恨不得穿在身上睡觉,这也让他对万圣节的活动充满了期待。而这套服装也成为他第二天的良好优势:唯一一个装扮成托马斯小火车的小朋友,而且全是由妈妈亲手做的。这成为他一整天的社交资源,而与此类似的资源,我们其实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

有些家长期待孩子主动而活泼,还有一些家长却为孩子某种过度活泼的举动而深受其扰,那就是太爱搞破坏。其实孩子爱搞破坏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可能是为了激怒大人,也可能是为了表达不满。无论原因是什么,搞破坏终归是一个不能放纵的习惯,而了解这背后的心理逻辑,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表达。

独立资本加油站

孩子性格内向不是问题,需要家长处理的内向问题,其实不是内向本身而是内向的三种错误表达方式:“作”,自卑,有怨气。其实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家长帮助孩子抵抗看似内向、实则错误的那些表现,具体有如下六条第一,训练孩子勇敢、正确地表达自我第二,帮助孩子挖掘他的自身优势;第三,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期待,做好自身的期望管理工作;第四,不要急着用负面反馈来回应孩子,家长自己需要培养家庭的友善氛围;第五,如果孩子的内向实在是因为与环境“气场不合”,可以考虑新时代的“孟母三迁”第六,家长要努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资源,帮助孩子以一个不错的姿态投入社交。

保护好奇心,控制攻击性,捣蛋孩子不难搞

在我妈看来,我当年恐怕就是一个爱搞破坏的小孩儿。我三四岁的时候,我爸买了一条皮带,据说是鳄鱼皮的,貌似还是托了好几层关系才从南方带回来的。不过这条皮带太长了,于是我妈给剪掉了一块儿,就合适了。这件事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趁爸妈不注意的时候,我也找了一把剪刀,把那条宝贝皮带给剪了个稀碎。

他们最后打没打我,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这件事20多年来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孩子的很多行为在家长看来,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搞破坏。总有家长跟我诉苦:“我家孩子淘气得很,你说老话讲七八岁的孩子狗都嫌,现在我们家孩子才」四岁,我看已经开始招狗嫌了。”

其实,搞破坏的行为也有分别,处理孩子搞破坏行为的首要原则就是分清行为的真正动因。孩子搞破坏,是因为好奇心呢,还是因为攻击性呢?2~9岁是孩子搞破坏行为的高发期,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段特别热衷于撕东西扔东西、拆东西,似乎永远不得消停

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难以自抑地“搞破坏”其实是因为强烈的好奇心。这个阶段,孩子发展出了更新、更强的能力,他们总想加以表现,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互动一下,但他们的这种能力又不足以达到创造与组合新事物的要求,所以只能通过搞破坏这种相对简单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完成互动。跟造东西比起来拆东西永远更简单。造一座房子要好几年,而拆一座房子,定向爆破只需“轰隆”声,几秒钟房子就倒了。所以孩子在能力水平快速发展的时间段里,总喜欢用搞破坏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及展现自己的能力。对他们来说,与事物的交互毕竟是“刚性需求”,而最简单的切入方法,就是门槛最低的“破坏性行为”

另有一小部分孩子,他们搞破坏的原因是岀于攻击性。他们为了破坏而破坏,因为心里不爽而摔、扔、砸。最直接的表现是,他们不太会专注而投入地拆东西或涂鸦,而更多的是直接摔杯子和扔东西,尤其是向人扔东西。这些孩子在同龄人群中占比在两成左右,且只有不到3%的孩子属于“高攻击性儿童”。2~5岁间表现出高攻击性的孩子,在9岁时会面临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社交、学习和情感上的问题。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属于这类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干预和处理

对于那些因为好奇心而搞破坏的孩子,应对方法可以有以下三种第一,先处理好孩子搞破坏可能带来的家庭矛盾。

很多家庭没有觉察到,比处理孩子搞破坏更要紧的,是处理搞破坏可能带来的家庭矛盾。有些家长观点开明,觉得孩子撕点东西、拆点东西、在家里墙上画点东西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家里的其他成员,尤其是老人,可未必都这么认为。家里大人对孩子搞破坏行为容忍程度的不同,很可能让孩子感到困惑,甚至造成家庭成员彼此间关系的失衡。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家长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尽量避免因孩子表达好奇心而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的隐患。这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全可能大过孩子搞破坏行为本身的负面影响。

我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喜欢满墙乱画。现在的年轻家长很开明,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但我们家在这个时候碰到了挑战:我儿子在墙上画东西,他奶奶不干。我既不能让我儿子不画,又不愿意得罪家里老太太,两头为难,只能想一个折中的办法。于是我从网上花大价钱买了一块钢化玻璃,这东西一般放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可以用马克笔在上面写字画图。没过两天,安装钢化玻璃的人把货送到我家,问我:“大哥,装哪啊?”我给了他一个他压根儿没想到的答案:“下面顶着踢脚线,围着墙铺满。

钢化玻璃的髙度正好是我儿子举手能摸到的高度,家里裸露的墙面都铺上了,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问我妈:“这样行不行啊?”老太太同意了。然后我又给我儿子买了十几根各种颜色的马克笔,告诉他:“随便画,画完了还能擦,想画什么画什么,随便折腾。”

孩子搞破坏,一旦在不同家庭成员那里有不同的解读,就要考虑这种矛盾可能招致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最需要处理的不是孩子的搞破坏行为,而是孩子搞破坏可能导致的家庭矛盾,因为家庭矛盾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比搞破坏本身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多了。如果你家孩子的一些搞破坏行为时而得到认同,时而遭遇批评,那你可要多留心了。

●第二,给孩子准备一个盒子,用来存放他的“破坏成果”在很多家长看来,东西拆了就是拆了,泡了就是泡了,烂了就是烂了,以前完美无缺的好东西一经破坏,就变成了没价值的垃圾与碎片。其实不然,也许在功能上,遺到破坏的东西的确变成了垃圾,但我还是建议你给孩子准备一件盒子把这些“尸体”好好保存起来。这样一来,“破坏”在孩子看来就不是一件“拆了拉倒”的事儿,而变成一种资源的转化,一种长线的行为:今天拆的这个东西,也可以成为一件玩具,甚至以后还可能有用得上的时候。这个盒子不仅可以提醒孩子以前自己搞过的破坏,更是要告诉他:好奇心的表达总是要留下结果的。这些东西,在大人看来或许一文不值,但其实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是他们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图腾。它们还可以成为孩子以后动手表达好奇心时,可能会用到的材料与灵感来源,这才是对孩子好奇心的优质引导

第三,在应对搞破坏行为时,最为治本的方法其实是跟孩子一起折腾。换个角度看搞破坏,其实它是折腾的一种形式。如果家长能跟孩子一起折腾起来,那之后孩子搞破坏行为出现的概率必然会大大降低。可能大多数家长当大人当习惯了,已经忘了怎么折腾,但我还是建议你尽快重拾初心,陪着孩子折腾起来。既然搞破坏是源于好奇心的折腾,那家长只要稍加引导,孩子这你折腾的热情完全可以转化成学习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契机

很多爸爸特别爱陪孩子一起折腾,跟孩子玩在一起,我也是这样,以至于我妻子总跟朋友抱怨说:“有时候我觉得我养了两个儿子。”有个家长曾跟我求助我们家孩子特别爱玩水,家里什么东西都要往水里泡,连手机也要往水里泡。这破坏搞得都没边儿了,怎么办?”我给他的建议就是,你让他看到水更好玩儿的那面,他就不会沉迷于“把东西泡进水里”这么简单的刺激了。

很多时候,搞破坏的本质就是为了迎合好奇心而折腾。我曾经专门给我儿子看过水中的扩散现象”。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边倒满水,然后找个钢笔墨囊,吸饱了墨汁再一滴滴往水里滴。墨汁在水中散开,我儿子看得特别入神。我还让他自己拿着墨囊有快有慢地滴墨,同时问他:“好不好看?”他当然会说“好看”了,于是我就顺势跟他解释这叫作“扩散现象”。

当然,他一个3岁的孩子,还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物理现象,但他起码记住了“扩散”这个词,好奇心也被极大地满足了。一杯水全变黑了以后,我找了一张湿纸巾,问他:“把这张湿巾泡进去,拿岀来是白的还是黑的呀?”他回答说“不知道。”我继续兴高采烈地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当他看到拿岀来的湿纸巾被染黑时,感到非常兴奋,说还要自己泡一张新的。泡呗,总比泡手机强吧。你家孩子也可能会在其他各种不同的领域“搞破坏”,但本质还是出于好奇心、爱折腾以及喜欢玩,那你也完全可以加入他,或许不仅是孩子自己获得成长,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而对于那些因有攻击性而搞破坏的孩子,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呢?主要有以下两项●第一,更加积极地响应孩子

孩子搞破坏,很可能是为了呼唤你跟他互动,即便这种互动是你批评他,甚至打骂他,也总比你跟他之间没有互动要好。大量硏究已经证明,越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低、对孩子的响应偏慢或者偏负面、跟孩子的良性交互偏少的家庭,他们的孩子越容易产生高攻击性行为,为什么昵?因为孩子好好跟你说话你不听,所以他把东西砸了,这样你好歹能搭理他

●第二,帮助孩子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高攻击性的孩子非常需要合理表达情绪的相关训练,而家长自己也不要做个动不动就点燃的炸药桶,良好地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家长必须要做的工作

刚刚提到过,我们要给孩子准备一个盒子,其实这招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爸的点子。在我小的时候,我爸就给我准备了一个这样的盒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盒子里装满了我拆坏的和用水泡烂的东西,有望远镜、闹钟、瑞士军刀、扇子,还有个摩托罗拉寻呼机。我爸这么做倒不是为了拿这些东西来拷问或警示我而是为了给我的好奇心提供更大的保障和助力。我还记得,小时候,只要我又想做点什么突发奇想的小实验了,就会先到这个盒子里找一找,看看有什么能用得上的零件,或者有什么能诱发灵感的结构装置。

其实这个盒子给孩子提供的,是好奇心转变成行为的元素与灵感。这样的个盒子未必能有效阻止孩子发自好奇心的搞破坏,但它一定可以让这种“破坏”更有章法和条理、更能转化为知识或成长。如果在好奇心表达方面,孩子具备一些自我约束的能力,那他们自然就不太容易失控,也不太容易制造出大家都接受不了的“破坏”。如果你家孩子爱拆东西、撕东西、把东西泡进水里,就可以考虑用类似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总之,孩子搞破坏,家长先别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打压,先搞清他“搞破坏”的真正动因,随后再“对症下药

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搞破坏的解决方案”,我们探讨了不少有必要让孩子在生命初期就养成的个人习惯。但人类毕竟是社会动物,与他人的交流以及在组织内的互动同样是每一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从小就培养社交中的优质技能,对他们的成长也大有裨益。毕竟,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繁杂、竞争激烈,人际交往的难度已经到了要考虑种种“丛林法则的地步,而对孩子来说,掌握社交中基本的良好习惯,恰恰是这场持续一生的丛林探险的开始。在下一章,我们将进入丛林一探究竟(免费书享分更多搜索@雅书.)

独立资本加油站

面对爱“搞破坏”的孩子,家长必须要很好地区分好奇心和攻击性的不同,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两个行为上的基本点是:保护他的好奇心,同时帮助他管理自己的攻击性。对于那些因为好奇心而搞破坏的孩子,应对方法可以有如下三点第一,先处理好孩子搞破坏可能带来的家庭矛盾;第二,给孩子准备一个盒子,用来存放他的“破坏成果”;第三,在应对搞破坏行为时,最为治本的方法其实是跟孩子一起折腾但对于那些因有攻击性而搞破坏的孩子,应对方法可以有如下两项:第一,更加积极地响应孩子;第二,帮助孩子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I]棉花糖实验设计者、自控力之父沃尔特·米歇尔的唯一著作《棉花糖实验》详细阐述了实验的来龙去脉,本书中文简体字版已由湛庐文化策划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