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自己丽教青观
几千年来,孝的第一要务是生孩子。孩子有了,老百姓有句话说“有苗儿不愁长,有孩儿不愁养”。但如今,真的“有孩儿不愁养”吗?
如今的社会不再是小农经济,绝大多数家庭没有一亩三分地,也没有赖以生存的自家作坊,更没有简单的物物交换的小集市,不用脑、纯靠体力谋生的活儿少之又少,更麻烦的是今天的生活花销已不能用简单的收入方式来满足!
我们生了孩子,我们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培养孩子。为什么是“培养”而不是“谋生”?我们生活在大工业、大商业、大信息流动的高速运转的齿轮之间,甚至不求富贵的小农经济体也不可幸免地被送上集约化生产的传送带,我们的孩子必须接受适应齿轮的教育!但,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我们的内心潜藏着怎样的动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长来,又开始帮助自己的孩子成长。我们想过自己是怎么长大的吗?仔细地观察过自己培育孩子的过程吗?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想,但在这当中有多少爸爸妈妈会用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去思考?很多人一想到自己的过去,常常是不满父母对自己的疏忽,对某个关键点选择的遗憾,对自己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或上好的学校的抱怨,对自己的当下处境感觉失落。还有很多人对自己的感觉并不能说出一二三,但总有悠悠的对自己的黯然或对别人的羡慕。他们对孩子会怎样呢?一句话,狠下决心,一定要让孩子成大才,堪大用!另外一些几乎或甚至完美的成功者,他们见到孩子的第一反应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但几年下来后发现,孩子不仅自己提不上水准,还闹得爸爸妈妈的夫妻关系也变了样…
我们到底会感觉到什么?会想什么?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当爸爸妈妈一见到孩子(常常是妈妈)或爱上孩子(爸爸稍后一些)之后,他们的脑海中对孩子的塑造立刻形象起来,他们对教育有了非常“理性”的排序,他们开始筹钱,因为教育是要大价钱“买”的!条件好的人家忙不迭地请上三四个保姆再加家教把孩子从小陪到大。当孩子会笑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觉得养孩子自己完全可以胜任了,那么让孩子成为最上乘的人土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倾其所有,只要我精心安排!当孩子会说几句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觉得孩子已经很聪明了,可以教他听故事或背诗书;当孩子进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觉得孩子会吃亏,要让他“精明”一些;当孩子二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似乎有些习惯不太好,要扳一扳孩子的习惯;当孩子四五年级的时候,一切都要放下,唯有冲重点中学或重点班为重;当孩子六年级的时候,他扯着你不停地唠叨游戏、电脑升级,你感觉烦不胜烦,有时还不得不去学校接受“洗礼”;当孩子上中学的时候,很少的爸爸妈妈能够得意,因为到了那时,大多数父母几乎跟孩子说不了几个完整的句子……
想象、期望甚至发狠,一切的安排似乎和成长现实对不上号,包括那些曾经为孩子持续的高分而骄傲的妈妈们。
我们会静下来想一想吗?
孩子的成长是有顺序的吗?是的,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变化的,所以孩子的成长是有顺序的。孩子的表现是逻辑的吗?是的,孩子的表现是有原因的。孩子的成长是直线的吗?不是的,孩子的成长是弯曲的。为什么孩子的成长是弯曲的呢?因为孩子的成长不是逻辑的。为什么孩子的成长不是逻辑的?因为孩子成长曲线上的每一个节点所包含的因素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维度全息的。再问一次,孩子的成长是有顺序的吗?不是的,孩子的成长不分学前和学后,也不分小、中、大,更不分琴棋书画+诗书背诵+智力开发+学科名次+社会地位的先后顺序。
学校分小中大,这让我们感觉只要让孩子顺着这条线索走就没问题。考试分好中差,这让我们纠结于孩子是好还是差。在恢复高考之后的整整十个年头里,人们感觉只要进入专科以上的学府就能安心就业,甚至鲤鱼翻身——那都是国家分配的!之后的十年,人们感觉本科是必须的,否则有点没脸见人;再后的十年,孩子怎么能不上“211”、“985”学府呢?要不工作怎么办?如今,上什么大学才能让孩子有个好去处?怎么样才能不让孩子进入生活秩序混乱的大染缸?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在顾虑什么?这其中好像有什么因素在变?
在高考恢复的第一个十年,那些学生的父母生活在新中国纪元、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有相当多的人体验过扫盲的经历;第二个十年,那些学生的父母生活在工人老大、上山下乡的时代,那时不求文凭,更求劳动体验;第三个十年,那些学生的父母刚好是高考恢复的第一代大学生、没考上大学的一批和没机会高考的一批的人们,那一代的人们全凭高等学历获沉浮。父辈们的生活水准、生活态度、人生期望、谋求高标准的参照物有着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孩子的被期望又有着什么不同?如今,学前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他们生活在众星捧月的家庭氛围中,他们没有体验过,也不愿体验辛苦,甚至艰苦,他们对困难和困境不会选择挑战,绝大多数会选择保持距离,他们会将而立之年后遇到的多重(家里家外、上上下下)重担分解给家庭其他成员……他们的独立生存力能挖多深?他们能带领孩子走多远?每一个十年有如此大的不同,他们的孩子怎样在孩子自己而立之年时有足够的独立生存力?这些孩子的父辈将很少有面对困境的能力,他们或许还可以帮助分解生活重担?
在高考恢复的第一个十年,就业去向多数是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低,技术差,人才少,大学生是单位里的金锭子;第二个十年民营企业大量增加,技术水平在上升,管理水平也在提高,人才大量出现,有文凭的凭技术,没文凭的凭阅历智慧;第三个十年,管理水平较强,但能担当的人才越来越少,技术较发达,但后备力量欠缺,有阅历的后备青年几乎没有,城里乡下的人们都没心思臣服劳作,都期望着一夜翻身,至少要多拿钱少干活…这些背景问题是国家教育部和劳动部分离管理的框架下家长们在孩子15岁以前所不曾考虑的!但孩子的早期教育与这些背景有着怎样的厚重关系?
孩子的成长分若干个阶段,如果用年迈老者的眼光来看,“孩子”这个概念是一生的,也就是说成长是一生的!如果问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通常的答案是“最少让孩子一生都快乐!”——但是,这个期望很简单、很小吗?好好想一想,这个期望值甚至超过了当国家元首的期望值!为什么呢?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情绪,情绪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有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不取决于顺境或逆境,而是取决于成长阅历,取决于期望和现实的比值,取决于个人与其家人的互动优劣,取决于是及时行乐还是卧薪尝胆的生活态度,取决于个人负重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强弱。时下的爸爸妈妈们总期望不超过20年的学校学科教育能够完成孩子一生的而且每一个成长节点都是全息变动的这样一个需要。—这是个天大的误会!爸爸妈妈们还在想什么?
爸爸妈妈们一直以为培养孩子是直线的!你看,几乎每一个阶段爸爸妈妈们只处理一件事情:襁褓婴儿期,我上班,奶奶带孩子;孩子上学了,我来陪孩子写作业;小升初,毕业和进重点班都很重要,马虎不得;孩子上中学了,我得监督他,他必须每次考试都得考好,要不,高考怎么能过?上不了大学就全完了我们再看看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思路:a.参加最现代化的早教为开发大脑;b.进最有声誉的幼儿园——为孩子多学点,上学不吃亏;C.考最前列的小学成绩—为塞进排名最好的中学;d.成绩稍有落后就必须请家教——为保证中考名校入围;e.为高考做最后的执勤和助跑……要问不同年级的学生“你爸妈都和你聊些什么?”回答几乎都是“学习方面的事”!但是,直线教育思维使我们的烦恼越来越多,担忧越来越多,我们不敢让八九岁的孩子独立过大街,我们不敢让十来岁的孩子独立行动(是说市辖区的范围,或小城市全市的范围),我们一听孩子要讨论的话题就头晕脑涨,我们一看孩子带来的一帮朋友或被朋友们唤走,就七窍生烟,我们不敢确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否会出其不意地让我们纠结许久,在社会中,孩子是否会还原我们的期望。—考虑那些似乎是奢望,我们但求孩子有个稳定的饭碗。如此种种,我们变得越来越忐忑不安
在我们的教育思路中,始终在忙忙碌碌的我们并没有考虑好孩子受教育之后最终要实现的是什么。并且以为高考制度毁了教育体系,以为加强、量化重点学校或复制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就可以提高教育水平,其实我们只是在一条可视的直线上逻辑地匆忙行军!
而现实面临的问题是,高等学府的弟子不再都是人才,找工作不再那么简单,单位里期遇中坚力量比刘备三顾茅庐还难,因为我们几乎没有茅庐可顾!
事实上,大到宇宙万物,小到个人成长,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周期循环的,只是每一次旧的周期完结,新的周期并不完全在原来的轨迹上发展,这些和原来不一样的部分就是变量,是我们永远探索不完的部分,是我们不断学习、体验,同时调整自己的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周而复始的那部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来判断当下,通过了解同类事物来解决自己问题的那部分。
在事物越来越细分,名目越来越繁多的今天,区分事物的异同已不像黄帝时代那么简单,如何找到可参照的对象,如何找类比来简化我们判断下一步走向的准确性,是我们需要在很长时间里加以训练和领悟的。
个人的发展,我们通常会认为那是一条直线,所以我们的教育理论常用一个词—循序渐进。因为每一个人的有效判断期通常是30年,即30~60岁的成熟职业期,但很多事物的发展周期都大大超过了我们一个人所能体验和判断的30年周期,我们无法站在更开阔的视角下来看到事实的全貌,尤其是跟着大环境忙碌的人们更是在细节中盲目地前行。所以,佛教强调的“戒、定就是让人走出利欲驱动的大环境,站在更高或者更开阔的时空维度下来看清事物,更稳地把握轻重、缓急、进退、取舍,一旦找到这种感觉,“慧”便诞生,我们就能够在慧的指引下从容应对生活!
如果人的发展不是直线的,那是什么的呢?我们必须注意人的发展轨迹是一个由多部分组成的螺旋曲线!人在每一个发展节点上,都有向内或者向外的可能,即人会跟着情绪周期做向心或离心运动,我们又在个人情绪周期、家庭情绪周期、社会大情绪周期(注)之间变得更向心或更离心,也可能更贴近我们本来的发展曲线。当父母们瞄着未来的愿景来要求当下的孩子时,因为我们是直线思维,所以父母们通常做的是切线运动,也就是,我们越努力,结局离我们的愿景就越远,这样的教育,就像是向着海市蜃楼奔跑!
注:一个人总能体会到跟着月圆月缺心情变得或兴奋活跃或抑郁消沉的感觉,这种心情不断起伏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就是个人情绪周期。一个家庭会有好几个成员,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这个时期情绪高昂的人多,下一个时期,情绪低落的人多,这样,一个家庭的气氛,就会起起伏伏,形成家庭情绪周期。
个人的情绪起伏,除了受到自然因素比如潮汐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政治经济总是周期变化的,身在其中,人们自然会随波逐流,数量的积累将形成情绪波动的越来越巨大的影响力,这种情绪的起伏,不可小觑,比如,大革命时期,社会动荡,前途渺茫,那时的人很少有心安理得过日子的,情绪是紧绷状态的;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劳动第一线的人被奉为“工人老大哥,农民老二哥”社会地位被提高,这种风气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奉献自己的体力能源,大家都以苦为乐,这时的全民情绪是激进的,奔放的。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开国时代,制法和执法都相对严明,社会气氛就比较整肃;各个兴盛时期,法制宽松,物质丰富,社会气氛就显得舒展而活跃。当物质欲求和精神放纵达到一定的高度,社会经济就开始发生变化,过度的精神放纵就会使物质大量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社会分化,贫富距离越来越大,全民情绪越来越焦虑,甚至冲突矛盾。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的和宏观的社会情绪周期。
你会意识到吗?孩子的成长并非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而是孩子与周遭的感觉应对关系。时下的教育观念——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非常强调老师要教给什么,家长要提供什么。当一些家长给老师送礼时,家长往往期望老师给予(比如对孩子的态度,比如给孩子一些优先,等等)得好一些;当老师遇到班级中的突发事件,以及一些学生的成绩下降时,往往用通知家长的方法,以期待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打压、管束。
事实上,母亲的强弱、父亲的强弱,加上孩子的强弱,三者就可以有许多种应对关系;而孩子强弱、老师强弱、社会影响力的强弱又会使孩子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更复杂的动力。因此,在我们的期望之下其结局通常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这样的视角下,你将有多大的信心来把握教育生活中绝大多数细小的瞬间呢?
每当你对孩子有所用心的时候,你都需要最快速地将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连接,然后给出当下的判断和态度。我们如何驾轻就熟?
教育活动是以未来目标为指向的应对瞬间,但家长和老师通常会以过去的经验和当下的心情来处理眼下的问题,结果我们越继续,就越将自己和孩子拧成了一个大麻团!
如此虚虚实实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大孩子又怎样和我们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呢?关注以下关键词:了解理解观察比较发现应对合拍
本书的告诚孩子的成长是社会人文的造化,并非在学校里才是教育,只要孩子处在非睡眠状态,他就是在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