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底,美国知名的就业指导机构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NACE)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其中提到了当代雇主们最期待在员工身上看到的优点,排名第一的是“在组织内部与外部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在招聘者眼中,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
不同的社会阶段对人的不同性格特质都有着不同的态度,很明显,我们正处于一个外向偏好的时代,敢说、能说、会说的人在各种场合都有着优势。虽然内向和外向都是没有好坏分别的人格属性,可是高效率地跟人打交道仍然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特质。这个时代在文化上就偏爱外向性格的人,自然而然的,很多家长就开始对孩子的内向性格产生了一种焦虑。
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因为太过内向,在社交能力这方面没法赢在起跑线上。这就导致了“老师,我们家孩子有点内向,可怎么办呢?”成了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反问家长:“您家孩子到底是内向、害羞自卑、自闭这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呢?”绝大多数家长这时候就只剩下了一脸疑惑因为他们其实自己都不清楚,不同的心理特质跟孩子同龄人社交的表现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我们在前文提到过,内向跟外向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外界刺激的需求量不同。外向的人对外界刺激的需求量大一些,内向的人对外界刺激的需求量小一些,但不管是哪种,性格的拥有者对自我都应该是肯定并认同的:外向内向都是好性格
但家长还是会担心类似的问题:“我儿子从小性格就内向,总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现在孩子4岁了,看起来还是老样子,甚至有点排斥别的小朋友,该怎么办
家长的这种担心很容易转变成一些行动:报小小主持人培训班、报舞蹈班或者强迫孩子去参加一些他本来不想去参加的活动。可是我观察过很多类似辅导班的教育流程,也观摩过一些有汇报表演性质的孩子演岀,我发现很多培训班都只在培养孩子的体态、发音方法等教条的技术上下功夫。须知,教孩子沟通跟教孩子朗诵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比起报各种看似能让孩子变得开朗外向的培训班,其实完全有一些成本更低收效更好的方法值得尝试,比如以下四条●第一,家长应该认识到:外向不是社交的唯一前提条件,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模式是家长的责任。外向或者内向,乃至合不合群,都具有相当的先天性因素,而且因人而异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只要孩子能够很好地认可自己,过得开心、快乐又舒服,其实就可以了。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逼迫内向的孩子时时刻刻左右逢源,也不能逼迫外向的孩子安安静静地枯坐一整天。我们应当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自己的生活节奏与生活方式
第二,家长应该认识到:所有孩子都不是生来就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动的,同龄人互动的能力也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发展。对两岁的孩子来说,同龄人游戏基本都采用“平行游戏”的方式。平行游戏指的是虽然同处一个空间,但是基本上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这也是孩子们爱抢玩具的原因,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本就不会一起玩,在玩具有限的情况下然要抢了
随后,孩子会逐渐发展出“旁观者游戏”的能力,不少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掌握这项技能了。一个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旁边还有个小朋友在安安静静地看着,这就是旁观者游戏。这种能力会一直保留在人们的交流模式中,从路边看别人下象棋时的“观棋不语真君子”,到捧着手机在各大直播平台上看游戏主播打游戏的青年,其实都在采用旁观者游戏的方法参与游戏。
3岁半以后,孩子们才开始掌握更加复杂的社会性游戏,并涉及更高水平的互动。最初的阶段就是“联合游戏”。联合游戏指的是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通过共享或者转借玩具的方式来进行互动,尽管他们做着各自不同的事情,但是彼此之间有所交流
同龄人游戏的最终发展阶段是“合作性的游戏”。到了这一阶段,孩子才真正开始与他人一起玩耍,轮流使用玩具,或者发起竞赛,甚至共同设计一些有规则要求的环节,其中最经典、最流行的游戏形式当属过家家,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合作性游戏。
孩子参与同龄人社交的方式,其实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不该要求两岁半的孩子跟别人好好玩过家家,而是应该尊重孩子当下的发展阶段,选择匹配他当下能力的游戏形式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暂时还不能掌握大人才能熟练使用的高级社交手段而在他们能学会的初级社交方式里,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即只能同甘,不能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