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会觉得很麻烦,但是这样一来,就算是很厚的书,你也会很快找到想找的内容,对专业书等页数偏多的书籍来说,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只要之前认真做了读书笔记,那么只看笔记就可以了这就好像是过去的自己送给现在的自己一件无与伦比的礼物,让人心情十分愉快。即使当时读书笔记里只记了几个感兴趣的关键词,但只要掌握了关键词的出处页码,也可以为检索提供有力的线索。
③3检索作者名需要列出特定作者写的书时,或者想知道“某位作者在哪本书里说了这句话”时,可以通过检索作者名来寻找线索。
大多数人的书架上都会有相同作者的不同书籍,相信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些书放在一起。因为即使是相同作者出的书,也会分平装和精装,放在一起的话会很杂乱。
这时可以使用检索作者名的方法,让相同作者的书出现在同一个列表里。如果想在这些书里找到写着某个精彩段落的书,可以先结合书名推理,再打开读书笔记找到相应的摘抄,每一步都井井有条。
可以确定的是,这位作者的作品越少,就越容易找到目标书籍。相反,如果已经买了这位作者十几本书,可能就有些难度了。这时还不如把书架上这位作者写的书全部翻找一遍,毕竟有很多作者会就同一个主题写很多本书。
④4设置关键词我们经常会在某个阶段对某个领域的书很感兴趣,不知不觉中读了很多相关书籍。
根据当时对某一事物或理论的兴趣,我们也会在买书的时候看准某些关键词,比如“红酒”“减肥”“宠物”“戏剧”“电脑”等,再比如“意大利”“京都”“大正时代”等也是不错的切入点。要验证这件事很简单,只要看看自己的书架就可以了,你买的书一定是有某种倾向的。
以我为例,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传媒和出版感兴趣。而几年前一次偶然的鹿儿岛之行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影响,让我对幕末和明治初期的书籍产生了兴趣。
如果你会像这样坚持阅读某个领域内的书籍,那么在建立读书笔记索引的时候可以在每条的最后做一些小加工比如:060725/读书笔记/《战国与幕末》/池波正太郎/角川【幕末]明治】071209/读书笔记/《出版行业的崩坏》/上杉隆/幻冬舍[传媒】】里的词就是关键词。
这样做的目的是,当你想就某个主题写文章但又找不到切入点或材料的时候,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来一举获得参考资料,比如在索引中检索“媒体”这个词时,就可以得到一个以传媒或出版相关书籍为主的列表。
另外,在构思企划案时,我们有时会在重读笔记后再在笔记本里写点什么。那么,为了与读书笔记区分开,可以在索引中建立这样的项目18]080422/企划案/媒体不受信任的原因企划案累积至一定数量后,只要检索“企划案”这标签,迄今写过的所有企划案都会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当然,有些重心不在传媒的书籍与文章中也体现了针对传媒的犀利观点,比如杂志和报纸上的评论。而且,我们在制作索引的时候可能会忘记添加关键词,所以这个方法并不完美。
尽管如此,能立刻显示所有书籍的列表仍然是很有效率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站在书架前,把所有关于读书方法的书都找了出来,费了好大的力气。如果我添加了“读书论”这样的关键词,就可以一次性浏览每本书的要点和自己的感想,轻松想好这本书的骨架和要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