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让“书读百遍”不再只是口号

2021-05-01 15:37:03

过去的读书法经常会强调“读书要多看多重复”。确实,要想加深理解,只能多读几遍。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重读是加深理解的必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现代出版物,我抱有疑问。

除了一部分文艺作品和专业书籍以外,现在大部分图书都是用白话文写成的,需要“读书百遍”才能“其义自见”的书越来越少了。现在大概只有在研究古典书籍时才需要多读几遍了吧。

所以我觉得,重读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很多人会在想要重读一本书的时候在书架前找很久,但如果做了读书笔记,就可以把繁杂的重读过程变得简单。般来说,如果出现了以下这样的想法,你就需要重读某本书了。

那位作家的随笔里有句关于写作前构思的名言。”“我曾经在那本小说里见过一句很有感觉的话。”想找些描写暴风雨前压迫感的语句。”

很少会有人为了这样一些小问题去把书架整个翻找一遍。很多人在找书的同时就已经忘记想要查找的内容了又怎么会积极地重读呢?但如果有了读书笔记,就可以立即满足这种找书的冲动。每次参考都是一次成功的重读经过常年积累,自然就可以接近“读书百遍”的效果了。所以说,检索和参考也是读书的关键一环

参考读书笔记,也是一项以笔记内容为线索进行回忆的过程。只要认真阅读笔记,就能在重读时回想起目标书籍里的大部分内容。这样看来,根据需要进行重读才是最现实的做法。

而且,越是与参考时间相近的信息越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比起一周前的笔记,三天前甚至昨天的笔记更有参考价值。所以如果在参考过去的读书笔记时有了新的想法,建议把感想重新写在目前正在使用的笔记本里。

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有些书只有在读完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让人源源不断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要预想到经过时间的流逝,有些书可能会被淘汰,也有些书会产生新的火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经常整理藏书。

有感兴趣的问题时不要无动于衷,应该马上查找、翻阅笔记。在参考读书笔记的同时回想当时的思路,再与现在更成熟的思想相比较,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样的读书方法才能真正让书融入自己的思想,是普通的重读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