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出版以后,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道理。我们都经历过小学阶段,都知道写汉字要经过反复练习才会熟能生巧,同一道计算题要做几百遍才能记住算法小九九”和各种公式也需要多背几遍才能烂熟于心。但我们长大成人后,却再也做不到这样刻苦。在这个做事方便快捷的年代,只要轻点几下智能手机,就可以将信息记录下来,有很多人甚至懒得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做个简单的记录。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些懒惰的倾向,但我还是觉得要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真理。举个例子,假设将一篇文章抄在笔记本上需要花三十分钟时间,而用智能手机拍张照片或扫描成纯文字文档却只要一分钟,想抄写的文字就能被永久地保存下来。
那么,只要使用智能手机,读书效率就能提高三十倍吗?我想不是的。即使你用手机拍照,花三十分钟保存了三十本书的信息,也不如花三十分钟抄写一本书的内容有效率。这是我分别实践过两种方法后得出的结论。
无论在手机里保存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用这本书的关键词来比喻的话,就是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与此相反,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能记住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等,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
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想法很过时。我们暂且放下是否喜欢手写的问题,单就“写读书笔记的效果”来讲,这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里,我们不要顾虑那些技巧性的东西,先放松心态,什么都不要想,拿起书开始阅读吧。我衷心地期待看过这本书后,你的读书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