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在古代,当官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如果伺候了半辈子皇帝。侥幸不死熬到退休,也算是人生幸事一件。官员和皇帝坐在板凳的两头,对坐在板凳这头的大臣来说,功业已建,激流勇退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当退不退,惹得皇帝动怒,反为不美,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对坐在板凳那头的皇帝来说,大臣们知道很多秘密,一旦不在御前,有点“放虎归山”的意味。虽然这“虎"老了,但还是要随时监控,以防生事。
大臣们申请退休,有一个常常用到的词,叫“乞骸骨”。在古人的观念里,他们做官,等于将身体卖给皇家,退休时不仅交还了权力,还要乞求皇帝将白己这一把老骨头还给白己,以期能埋在老家。大臣可以“乞做骨”,但最终能否退休,还是天子说了算。汉代著名经学家张禹多次申请,皇帝从不答允:有病太医给你看,无论如何不准退休。到了宋朝,大臣告老还乡,当权者不允的事更是时有发生。
譬如两朝元老向敏中,到了“法定退休年龄”70 岁,皇帝仍不准退,直到72岁死在宰相任上;老臣孙固服多次请辞,太皇太后也不心软,感念朝廷知遇之恩被拒后“强起视事”。75岁死在任上↓老臣孙沔71岁被宋神宗委以守边大臣的重任,最终因不忍长途跋涉之苦,死在赴任途中-....
既然有屡次请辞,仍要“返聘”的高龄人才,对应就有部分不被看重、尸位素餐的言员,朝廷也会动用各种办法让他们退休。醬如明孝宗曾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意即昭告天下,你们不想当官,有的是人想当,-经请辞立即批准。清朝更出台新规:“其年老有疾,恋职不去而被议者,則勒令休致”,推出了强行退休的条例。当然,也有仁慈的皇帝,特许一 些大臣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唐朝名臣李靖便因年老体弱,被批准64岁退休。还有一种情况,是该官员的主观能动性极强,建功立业以后激流勇退,像越国的大臣范督。在帮助勾践复国后,官封上将军。但他没有享受最高人臣的待遇,而是选择离开朝廷,更名改姓做了商人,遂成为儒商的鼻祖。
班固在《白虎通.致仕》篇中提出“悬车致仕”,就是说原本在70岁的高龄,耳不聪目不明,此时将车高高悬挂再不使用,是告老还乡,安居在家的好事。所以,对古代从政的大臣们而言,如果能顺利退休安享晚年,使完成人生中-一件从一而终,得了善终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