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艺人“人设崩塌”的背后(二)

2020-05-09 09:11:37

这样一场网络暴力让我齿寒。这就是群体失控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参与漫骂的人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当所有人都在网络上拥有一个网络身份的时候,相当于蒙面且披上了一件“马甲”,而对于“嘲羊群众”来说,他们自诩的“群众”的身份就更使得他们具有了匿名性。勒庞的《乌合之众》中写过:他(领抽)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根据群体极化的概念,在群体中会强化已有的观点。

那么如果一个人本身就不喜欢张艺兴,加入了该账号微博中的讨论区,在这类言论充斥的讨论环境里很难不进-步加深对于张艺兴的厌恶感。而因为对于这个粉丝数看上去比较庞大的群体的归属感,大的群体规模使这个人产生社会懈息,这种社会懈息在我的理解中是因为责任的分摊和虚假同感偏差使得群体中的人不愿意努力加强自我觉察。在这个同样不喜欢甚至以攻击为乐的群体中,攻击对象变成了“喝口水都错了”的存在。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中说“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会对直接情境作出反应。有些时候,某个社会情境所具有的的影响力会引发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态度的行为。事实上,强有力的恶意情境有时会压倒善意,是人们附和谬误,屈从残暴。”当讨厌成为对一个人的主要情绪,那么“只要是张艺兴做的都是错的"以及“嘲羊群众"产生了什么消息也会不自主地选择相信,便成为-一种社会直觉。

我从没有这么真切地感受过一场网络暴力。隐藏在幕后的造势者和不明真相的跟风者一起为这场暴力推波助澜。这场事件背后当然涉及许多的利益纷争问题,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同样,这也关涉到“饭圈”大战(“饭圈”即粉丝圈)中,对家粉丝参与抹黑传播不当言论。

其实在这个事件中,网络只不过让一些选择和判断更容易被感知。每个时空里都充满了各种交错复杂的观点和言论,我们的选择都基于自己的初始价值判断。这些判断大概也体现了伦理道德标准存在的必要性。

在面对集体的狂热和众口一致的言论的时候,我逐渐学会了在舆论的狂潮中自我觉醒,学着去解释现象之后更深层的本质。也许我并不能成功与所遇见的每一次群体失控保持距离,但我能活得更明白更清醒--点;也许我的力量微小,正面的发声无人问津,在面对许多现实问题的时候常常质疑事情的意义,但我正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念念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