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院校库
图标
热门排行

正确交往,从心开始

2020-10-11 21:27:32

买椟还珠:不能舍本逐末,以貌取人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他做生意很讲究信誉,很多人都愿意到他这里来买珠宝。一天,珠宝商人得到了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想把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珍珠的“身份”自然会高起来。

于是,他找来名贵的木材,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光,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珠宝商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观赏。一个郑国人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出高价将珠宝商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又回来了,珠宝商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他想完,郑人已走到其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他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他,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木盒子,一边往回走

珠宝商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珍珠的价值,以至于喧宾夺主,令他哭笑不得。

成长心语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被事物的外表迷惑。就像那个郑人一样,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珠宝”。与人交往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外貌只能体现他的一小部分,要是从这一点来评价一个人,那你的评价就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大多数人的长处并不只是体现在他的外貌。那些有着宏图大志的人,外貌并不一定出众。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记得: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明艳动人,有价值的朋友不一定相貌出众,摘下眼镜,睁大双眼,看清楚表面下的本质,才是交往的基本法则

北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义三个人谎报市集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谣言也会被人信以为真。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为了使各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要将太子交给对方做人质。魏国的太子要被送往赵国去做人质,魏王派大臣庞葱随行庞葱担心自己长年不在国内,会有人陷害自己,于是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假如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只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市集上出现了老虎,而且正在伤人,大王相信吗?”魏王道:“这样的话,我就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市集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那我应该就会相信了。”庞葱说:“市集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是经过三个人的谣传,就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的国都邯郸距魏国的国都大梁之间的距离,比市集离大王远多了,在背后议论我的人也一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听到关于我的传言的时候,一定要明察,这样我才能放心地陪太子去赵国。魏王听了庞葱的话,知道了他的担心,安慰他说:“你放心去吧,这一切我都知道。”

于是,庞葱告别了魏王,陪着太子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了。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刚到邯郸不久,便有诬陷庞葱的谣言传到了魏王的耳朵里。等到庞葱陪同太子回到魏国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魏王的信任,此后再也没有见过魏王。

小人的一大特色便是喜欢搬弄是非、兴风作浪。如果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谣言而影响自己和朋友的生活,不是太不值得了吗?所以,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智者。智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介入谣言的圈子。你所在的圈子很有限,任何的闲言碎语迟早会传到对方那里。其次,如果你真的得知了别人的秘密,千万不能对其他人讲,没有人会真的替你保守秘密。要明白,保守了一个秘密,你就少了一次受伤害的可能,多了一次受别人赏识的机会。再次,如果自己被谣言的利刃刺中,一定要保持

冷静,不予理睬是最好的办法,泰然处之、光明磊落,任何谣言都会随风而去。冷静,不予理睬是最好的办法,泰然处之、光明磊落,任何谣言都会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