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尊重包括:允许孩子有不爱吃的东西,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食谱的制订,不对孩子做餐具使用上的揠苗助长。你是个成年人了,你是不是还有自己特别不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香菜、香菇或者胡萝卜?同理,孩子对不同的食物也会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这很正常。家长需要自己先分清楚挑食、偏食和厌食的区别。现在孩子的食物可选范围很大,有一两样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一定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这类负面影响。当然,如果孩子出现了只吃肉且一口菜都不吃的极端情况,那肯定就需要家长介入了。同时,为了应对孩子“每一样都不喜欢吃”这种情况的出现,家长也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食谱的制订,多做些孩子喜欢吃的东西。
有的家庭还喜欢让孩子早早就开始练习使用筷子,但其实不宜让孩子过早开始练习使用复杂餐具。使用餐具对手部肌肉的精细化动作要求很髙,孩子还是要先通过直接上手和使用勺子来完成基础练习。用手→用勺→用筷子,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在每一个阶段的练习初期弄得一团糟,甚至还不如用简单餐具吃得效率髙,这是必然的。因为嫌孩子吃得脏乱差而“越俎代庖”,孩子手上拿着玩具玩,家长一勺一勺地喂,则是中国家庭常见的误区
餐桌上种种问题的一大集合,就是我方才提及的场景:孩子不肯坐着乖乖吃饭,非要跑着、玩着、看着动画片才肯吃。这恐怕是中国最常见的儿童就餐习惯问题,我家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好在正确地树立规则与良好的亲子交互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控制就餐环境。一家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空间和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吃饭,不要带着手机、平板电脑和玩具上餐桌。吃饭就是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做别的任何事情;吃饭时可以社交,但是只限于和正在吃饭的其他人;如果想玩,也可以,吃完了饭离开餐桌去玩,如果中途要下餐桌,那就没有回来重新用餐的机会了。
第二,要严格践行自然惩罚的原则。孩子吃饭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家长如果我们求他吃饭、哄他吃饭,那在他看来就极容易被误解为“吃饭是为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加上孩子并没有体验过不吃饭的难受感觉,就更无法把我午饭没吃”和“我下午好饿”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的胃来代替我们惩罚他。在我家岀现类似情况时,我们强硬地拒绝了孩子边看动画片边吃饭的要求,结果不到两天,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儿子如今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吃饭的时间和看动画片的时间区分开,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管控期间,如果孩子不吃饭甚至哭闹,你不要生气,不要挖苦他,更不要有什么“恨铁不成钢”的感受。你就好好地吃你的饭,向孩子表达一种“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态度就行了。你一生气,哭闹的孩子就有了爆发情绪的对象,这就把“他做错事”转变为“他和家长的对抗”,你不要自己投入这种对抗中,这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但孩子哪怕有一点儿好转,愿意乖乖吃饭、没有不该有的要求,家长都应该即时地觉察与鼓励,这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不过吃饭的烦恼可并不局限在以上场景中。上述问题只是吃饭时的“内容”问题,还有一类典型的问题则是吃饭的“形式”问题。比如一定要坐在妈妈身上才吃饭,或者拒绝使用餐具,又或者紧闭嘴巴拒绝吃东西、挑食、嘴里含着饭不嚼不咽甚至吃了就吐出来等
这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其实是家长的自我检讨:是不是饭不好吃?太烫了?煮得太久了孩子嚼不动?还是孩子不喜欢吃这种蔬菜?如果都不是,那我们就该问自己另一个问题:“我给没给孩子循序渐进的机会?”
比如让孩子独立坐餐桌椅这件事,很多家庭都是快递一拆,就要让孩子改变持续了很久的坐在妈妈身上就餐的习惯,连“预防针”都不打,孩子当然不干了。其实可以尝试这样的分步走方案:首先,妈妈抱,跟孩子说过几天就不要再在妈妈身上吃饭了,孩子同意或不同意都没关系,我们先让他知道;其次,找个妈妈不在家吃饭的机会,让爸爸抱着吃一两顿,同时告诉孩子过几天会有一个很有趣的餐桌椅被寄到家;最后,如果孩子喜欢餐桌椅,愿意使用,那当然好,如果他不愿意,也可以先从早餐这种时间比较短的就餐过程开始尝试让孩子使用。小步子慢慢走,不要给孩子带来突如其来的巨大挑战,家长面对的抵抗就会小很多
如果碰到孩子吃了就吐、不嚼不咽的情况,千万不要骂孩子或者拿下一口饭硬塞。吃饭本来应该是件体验不错的事儿,这样一来会很容易影响孩子整体的就餐感受。其实这时应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导致分心的东西在影响孩子,同时增强吃饭的趣味性,不管是把吃饭变成一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小小“比赛”,还是用动画片里的情节来给孩子举例子说明问题,甚至全家玩一人一口“轮流吃”的小游戏,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这很正常,因为在孩子看来,什么东西都很新奇,都值得拿来“玩一玩”,不是说孩子会背《悯农》就彻底掌握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格的。孩子吃饭团糟很正常,每个人在熟练掌握某项技能之前,都会表现得非常笨拙。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这只是练习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代价罢了。
千万不要因为怕脏怕乱,就剥夺孩子练习的权利。如果家长代劳,那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会有巨大的负面作用。不管是围嘴、饭兜还是餐盘,我们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祸害”的空间,而孩子也非常需要这个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意味着“我说了算”,还给进行练习提供了合适的场地
从我家孩子两岁时开始,我们两口子就会时不时地带他去上厨艺课以及与食品相关的体验课。3岁之前,我儿子做过蛋糕、比萨、汽水,制作的过程也让他体会了食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食物的。当他喝到自己制作的汽水时,他会小心翼翼不舍得浪费,而这时,他对食物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帮助孩子学会好好吃饭的过程中,自然惩罚是个非常不错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但每次我在培训中讲到这个知识点时,都会有家长提出异议:“老师,吃饭饿一顿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孩子提出了各种不合理的要求,跟我们产生了直接的对抗与冲突,自然惩罚根本就不好使了,那该怎么办呢?”
的确,自然惩罚在适用性上也存在边界,而应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则显然在这个边界之外。面对因亲子双方的诉求差异而导致的矛盾,我们到底该怎么向孩子说“不”,又该怎么对待向我们说“不”的孩子呢?且看下一节。